长江商报 > 疯抢日本智能马桶盖原是中国造

疯抢日本智能马桶盖原是中国造

2015-03-16 05:47:31 来源:

长江商报消息 ◎中国人赴日抢购的马桶盖产自杭州,与国内销售的产品出自同一生产线

◎二者境遇截然不同背后,折射出消费者对国产自有品牌的信心缺乏

□本报记者 罗义 实习生 杨玲玲

春节前后,中国赴日游客抢购马桶盖、电饭煲的消息引发热议。

在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监会原主席刘明康在西单买了个马桶盖儿,价钱不低没用几天就不好使了的议论,让马桶盖话题持续发酵。

春节期间,45万中国游客赴日消费近60亿元人民币。名表名包、电饭煲、吹风机、大米等商品畅销,其中马桶盖更是成为人们选购清单中的“必买”产品之一。然而,当热潮退去后,有人却意外地发现,从日本带回的不少俏销产品均产自中国,“中国制造”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令人啼笑皆非。

产品出口 专供中国游客

春节期间,在日本旅游的张斌夫妇,以相当于6000元人民币的价格,在京都银座购买了两款松下品牌的智能马桶盖,“一款准备新房用,一款送给丈母娘。”据张斌介绍,所在旅游团有30多人,光马桶盖就买了不下10个。

回到武汉后,细心的丈母娘发现,费力从日本抢购回来的马桶盖外包装上赫然印着“Made In China”,产地竟然是浙江杭州。丈母娘半开玩笑地说,“马桶盖也是出国玩了一圈,现在又回国了”。据了解,该款马桶盖的生产厂家为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松下电化住宅设备机器(杭州)有限公司,产品运回日本国内,专供中国游客购买。

松下电化住宅设备机器(杭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亮介绍,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松下旗下智能马桶盖产品唯一的生产基地,一年产能约为100万台,其中25%的产品供给中国国内市场,75%的产品销往日本、东南亚、俄罗斯等地。

其实,“中国制造”已经远销全球。中国游客在日本抢购的150元/斤的大米,在辽宁省盘锦市的几个大型超市均有售,国内与日本大米同名的“一目惚”大米,售价仅为每斤6元到15元左右。在美国商场中,大到家具家电,小到牙签螺丝,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影子,就连奥巴马头像玩偶,美国星条旗,大部分都是产自中国。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一家杂货超市,从摩托车、电子产品到小型机械,店铺里90%的产品是中国品牌或产自中国。

内外有别? 出自同一生产线

在很多中国人还没能享受到出境游的待遇时,“中国制造”的马桶盖做到了。不仅如此,它们还可以被国人幸福地从岛国日本带回家。免税店的日本营业员用难掩喜悦的神情和拗口的汉语说,“只要有中国游客团来,每天都会卖断货。”

对于“中国游客抢购马桶盖”这一事实,杭州这家企业的一位外宣人士坦言“不可思议”。他称,不仅该型号的马桶盖,现下在日本热销的不少产品,乃至新加坡、香港等全球热销的智能马桶盖,都是中国大陆制造。重要的是,国内外销售的产品源于同一条生产线,功能也几乎完全一样,国内价格甚至略低于国外。

不仅如此,不少日本畅销马桶盖的核心部件“微电脑控制器”,也是由苏州的一家名为路之遥的民营科技公司生产。据了解,该公司2001年成立,从2003年开始便陆续与国内外顶级卫浴品牌展开合作,为其提供核心部件,如日本松下、伊奈,美国科勒、美标,欧洲杜拉维特等。

然而,连日来,记者走访武汉苏宁、国美等多家家电卖场,鲜见有智能马桶盖销售。同时,记者看到卖场里很多国外品牌的家电产品,产地也是中国。几位前来挑选卫浴的市民告诉记者,说起去日本买马桶盖,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去那么远的地方抢购,但还是觉得日本带回来的马桶盖的确更让人放心。

搭车营销 国内卫浴品牌发声

随着事件的逐渐发酵,国内沉默发展达8年之久的马桶企业开始发声。

东鹏控股旗下东鹏洁具公司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东鹏洁具在全国各大门店对智能马桶产品进行优惠促销,前来单挑日本马桶。

同样,3月4日,九牧厨卫更广邀业内人士开展走进工厂活动,展示其产品研发和生产、试验过程。活动现场,为展示产品实力,创新研发中心副总裁林山当众喝下冲刷马桶过滤后的水。据了解,这只是九牧针对中国游客日本抢购马桶盖事件,展开的系列事件营销活动之一,早在此前,该集团副总裁张彬就在个人微信朋友圈内,发出百名免费马桶盖试用者的活动征集。而全国性的“先用后买”体验活动,也陆续展开。

“也算不上是什么高尖端的产品,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国内某一线卫浴品牌湖北经销商认为,加热、冲水、烘干、按摩,甚至更高档次、更多功能的智能马桶盖国内已销售多年,但一直不温不火,“最近各大卖场卖得倒是很不错,可能跟网上热炒的这件事有关”。

相对于市民前往日本抢购,该经销商认为完全没有必要,他更倾向市民在国内购买。因为除了功能、质量差不多,选择更为多样,售后也更便捷,有些技术及设计更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他举例称,国内一线品牌智能马桶盖,基本都对主机采取了密封灌胶处理,以防止线路受潮,“国内卫生间干湿分区并不太普及,‘防潮处理’也更适用于中国消费者。”

专家建言 恢复消费者对国产品牌信心

同款产品,国货质量过硬,选择也更多元,为何国内不热却在国外走俏?在日本疯狂购物的中国人,大都是中国当今的中产阶层,他们喜欢价廉物美的商品,同时更是“性能偏好者”。那么,国内企业出口日本的产品与供本土使用的产品,是否真的存在质量差异?

其实,远销海外的“中国货”与普通的“中国制造”还是略有不同。一些企业在面对国内客户和国际客户时,采取了双重标准。“日本马桶盖疯抢事件,我们应该关注的核心是中国的市场监管以及市场准入机制问题。消费者在国外买回‘中国制造’是因为,在国内买不到这么好的‘中国制造’。”广东陶瓷行业协会理事罗杰,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在财经作家吴晓波看来,中国一直以来最大的优势是价格,但如今的中产阶层对优质产品的渴望远胜“便宜”这个词。大家愿意跑大老远买一只2000多元的马桶盖,说明对价格已经不再那么敏感。

马桶盖抢购事件,也反映出了中国经济由重工业及出口向国内消费转型过程中的主要障碍:日本以设计创新闻名,而中国很大程度上仍被视为廉价生产中心。中南财大教授、湖北大学品牌与顾客关系中心名誉主任舒伯阳认为,部分消费者总觉得“中国制造”是低端的代名词,不少消费者心里已产生了“中国制造不行”的偏见,对中国制造缺乏信心。

4问

抢购马桶盖事件

一问:日本卖的马桶盖有多少产自中国?

松下电化住宅设备机器(杭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亮介绍说,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松下旗下智能马桶盖产品唯一的生产基地,一年产能约为100万台,其中25%的产品供给中国国内市场,75%的产品销往日本、东南亚、俄罗斯等地。

福建省厦门市是国内大型的智能卫浴生产基地,为许多国际品牌代工贴牌生产。厦门市卫厨行业协会秘书长徐海明说,全世界百分之七八十选用的水箱配件都是厦门制造。

二问:同款产品在中国和日本价格差异多大?

松下电化住宅设备机器(杭州)有限公司事业企划部部长任少阳介绍,由于受近期汇率影响,中日两国销售的同类产品在两地的售价略有差异,但区别不大。比如,日本卖60000日元——相当于3000元人民币,同款中国市场零售价2980元。

松下和伊奈的销售人员也告诉记者,日本的好多产品都是在中国生产。“价格上比在日本买还要便宜些。”一位销售人员举例说,“一款2900元的松下智能马桶盖,一款2400多的伊奈智能马桶盖,在日本都要卖3000多元。”

三问:中国与国外产品相比技术和质量如何?

任少阳说,除电压、防潮等设计略有不同,产品在原材料、功能、质量等方面几乎完全一致,公司的生产线也是混线生产,并无差别对待。

徐海明介绍,厦门水暖卫浴企业的科研力量十分强大。“很多国际品牌的卫浴配件就是我们代工制造的。”厦门威迪亚科技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获得300多项国内外专利,客户遍及全球,“TOTO就是我们重要的客户。”

除了为国际品牌代工、贴牌,国内的卫浴龙头企业也自主生产智能马桶。“目前从智能马桶的技术上来说,中国的企业并不输给国际品牌。但是在品牌认知度上确实有明显差距。”

四问:马桶盖出口产品的标准确实高于内销吗?

很多人认为,标准控制方面的差异,是导致同样的中国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得到不同评价的重要原因。

徐海明说,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为了出口这些国家和地区,必须分别符合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标准。

王建业介绍,智能马桶的专用国家标准,标委会2014年已经研讨完成定稿,预计2015年能正式出台,与国外标准基本相同。(新华社)

opinion

抢马桶盖不能说明中国制造差,有些从外国抢购回来的马桶盖印着“Made in China”。中国企业一方面不必妄自菲薄,一方面应在功能、材料、工艺、创意、价格等各个细节上“苦练内功”,最终用户会用货币重新投票。

——科技部党组书记王志刚

3月2日,浙江省杭州市,顾客在杭州一电器卖场观看一款在日本热销的杭州生产的“智能马桶盖”。东方IC图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