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记者 柯晓斌 发自郑州
近日,有关郑州郑东新区的“鬼城逆袭”在微博上引发网友热议。自2003年开建迄今,郑东新区一直备受外界质疑。其中2009到2013年期间,质疑声最盛,也曾被一些媒体称为“中国最大鬼城”。
近日,长江商报记者实地走访,亲眼看到,从12年前芦苇遍地到现在高楼林立,郑东新区已成长为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突破100万人、税收突破135亿元的成熟城区。“鬼城”在一夜之间“复活”。
“新区鸡蛋都比别的地方贵”
“80平方米的居室,现在租出去基本都在2000元/月左右。”郑东新区金庄社区张女士说,如果是电梯房,没3000元钱,估计租不下来。
2002年前,金庄社区还是金庄村,因郑东新区开建拆迁。拆迁后,按照每人80平方米的标准还建,张女士家获得4套安置房。
“这边虽然距郑东新区CBD(郑州会展中心)有数十公里的距离,但这个社区目前已经拥有大型医院、公园、超市卖场。”张女士说,社区生活比较便利。从2012年以后,来这边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所以租房也比较紧俏。
和张女士有同感的是金庄社区一家药店的老板,她在这里做生意已将近8年。2012年前门面的租金只有50元/平方米,但2012年之后房租渐涨。2014年,她门面的房租已经涨到了120元/平方米。
尽管这样,她一年下来依然可以赚几万块钱,因为人群的聚集,给她带来足够多的客源。
“这边消费还相对较低,你去CBD附近看一下,会发现那边的鸡蛋都比其他地方贵。”药店老板笑着称。
3月4日,记者沿着中州大道向东而行,在郑东新区CBD,一座120米高的建筑物矗立眼前,这座建筑物现在已是郑州地标,因外形酷似玉米棒,被当地居民称为“玉米楼”。
虽然元宵节还没过,但这里的人流已经较多。“现在,新区这边也已经开始堵车了,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期。”一位女的士司机说,2012年以前这边的人少,跑这边的机会不多,现在经常跑。乘客大都是打工上班的人。
郑东新区管委会新闻中心相关负责人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新区现在的房价基本在1.5万元/平方米左右,CBD附近可达到2万元/平方米,新区已经成了商业中心。当记者提出对于“鬼城”之说时,她质疑到,你觉得一个会出现堵车的城区会是鬼城吗?
“中国最大鬼城”已成为商业中心
上述新区管委会人士强调,对于郑东新区来说,鬼城本来就是一个伪概念,没必要去回复。郑东新区一直遵守着市场和行政的双轨机制。前期,我们会有一定的行政手段,但后期,更多依靠市场的自行选择。
“控制老城区的新建项目,凡是新开发的大项目,高层建筑超过一百米的,到东区来。”该负责人说,以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搬迁为例,该院彼时已经在郑州市区选好位置,后来被要求搬到郑东新区。
2008年前后,郑东新区的产业定位为8个方向,其中金融业尤为重要。早在2003年时,时任河南省委书记李克强(现任国务院总理)对郑东新区未来发展提出了“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必须协调一致,实现双轮驱动”的要求。随着郑东新区完成“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的目标任务,到2008年3.45平方公里的CBD区域已吸引多家金融机构聚集。
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明确提出“加快推进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适时申请开展电子商务国际结算业务”。
“这是国务院层面首次将郑东新区和金融的关系提了出来,我们将此理解为国家战略,因此也将郑东新区定位为中原经济区的金融中心。”郑东新区金融服务局局长卫志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金融业在郑东新区财政收入的占比来看,2012年是5%,2013年是15%,2014年将近20%,目前金融业在全区GDP占比达到一半左右。
郑东新区管委会新闻中心负责人总结,郑东新区的发展具有交通优势,其次,因为龙子湖大学城的开发,该区已经拥有22万师生,为新区的发展带来了人才依托,最后借助市场的运作。
随着城市规模的成长,郑州市尤其是郑东新区的房价,也从每平方米2000多元,蹿升至每平方米1.5万元以上。该新闻中心负责人说,郑东新区的行政之手早已转换角色,“以房地产开发为例,过去我们四处求人过来拿地,现在则是各方争抢着竞拍土地。那好,政府就制定一个土地基准价,负责为各方打造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平台,剩下的交给市场。”
谈及郑东新区今后的发展方向,该负责人表示,按照开放创新双规驱动的战略部署,郑东新区将坚持绿色发展的一个理念,着力来打造国际化的区域金融中心和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决战龙湖、龙子湖;加快推进国际化的区域金融中心、中央商务区建设;加快打造国际化的特色城市形态。以实现新一轮大跨越大发展。
◎观点
郑东新区是应“需”而生 并非鬼城
河南籍著名经济学家余丰慧说,郑东新区没有沦落为“鬼城”,最终建设得比较成功,有其自身内在原因。最大的成功因素是,根据城市发展规律和发展现状,顺势而为建设新区而不是揠苗助长造空城。郑东新区起步较早,当时还没有空城、鬼城的概念,是根据郑州发展实际需要决定建设郑东新区。
不可否认,郑东新区在2007年左右曾经出现过人烟稀少、入住率、单位进驻率较低的现象。那时,当地政府迅速采取措施,加大筑巢引凤力度,动员老城区拥挤不堪的单位特别是金融单位等进驻新区,后来河南省政府也搬迁到新区办公。由于政策管理得当有效,成功吸引各类金融机构226家,人民银行、河南证监局等机构,汇丰、渣打、东亚等多家外资银行,中行、农行、工行、民生、广发等12家全国性银行省级分行,中国人寿、中国人保等20余家保险机构以及中原证券、中原信托、郑州银行等本地法人金融机构均汇聚于此。还有丹尼斯、大商等大型商业企业进驻东区,以及各类型高端服务业、高端汽车零售店、高端休闲餐饮娱乐业等入驻郑东新区。郑东新区CBD已经形成了河南乃至中原的金融中心、高端服务业中心。
通往全国各地、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环绕四周;亚洲最大的高铁站——郑州东站就在郑东新区,是南北的京广高铁与未来西到霍尔果斯、东到连云港的东西高铁的交汇处。高速出行四通八达、非常便利。仅高速交通出行而言,是其他任何地区都不能比拟的。
郑东新区本来就不是“鬼城”,也就根本谈不上复活了。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郑东新区无论从各个方面来说,与其他城市揠苗助长大造空城、“鬼城”根本就没有可比性。郑东新区所谓的“鬼城”复活根本没有可复制性。
全国其他地区的“鬼城”特别是二三四线城市远远超过人口、经济、土地承载力,大肆圈地制造的“鬼城”复活难度非常之大。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大投资模式不在,试图复活的难度更大了。
绝不能因为郑东新区所谓的“鬼城”复活,就盲目乐观其他地区“鬼城”都将很快复活甚至重新开始大肆圈地建设新的“鬼城”。这将大错特错,最终只能使得经济金融风险越来越大。
总之,郑东新区的成功是从开始就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的自然而然抉择的必然结果。同时,是河南人口大省和郑州的特殊地位优势决定的。这些都是其他城市不具备、不可复制的。
郑东新区航拍图\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