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以改革红利为社保基金“充值”

以改革红利为社保基金“充值”

2015-03-16 06:45:47 来源:

□燕农

高校教师,专栏作者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提交了一份《关于对我国现行社保政策进行适度调整的建议》的提案,再次把“养老保险费率过高”的话题推到了人们面前。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就此接受采访时表示,有人呼吁降低费率,还有人则在呼吁解决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解决长期平衡的问题,人社部没法回答(调低养老保险费率)时间表的问题。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不只俞敏洪委员关注了社保费率过高的议题。报道显示,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全国人大代表、湖南老百姓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子龙,全国人大代表、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生,全国人大代表、东莞工人曾香桂等等,都在建议适当降低社保费率。不久前,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也指出,缴费水平确实偏高,“五险一金”已占到工资总额的40%至50%,企业觉得负担重。

从两会代表委员的身份背景来看,既有地方行政官员,也有企业老总,还有生产一线的工人,可见社保费率过高问题,已经引起了多方面的注意。梳理社保费率过高的负面影响,大致有四。一者,增加企业经营困难、减弱企业活力,并反过来妨碍职工收入增长和福利提升;二者,制约消费增长,并且一定程度上影响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力;三者,掣肘“企业年金”的建立;四者,鉴于“缴不起”和“拿不着”,近年来“弃保”现象明显,2013年累计中断缴纳养老保险的人数为3800万,占城镇职工参保的一成还多。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上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将失业保险费率由现行条例规定的3%统一降至2%,这为降低社保费率的改革打响了“第一枪”。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缴费率。然而,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在社保缴费中占比并不高,前者已降至2%,后者目前为1%。诚如俞敏洪在提案中写到的,仅1%的降幅对大多数企业和员工而言,减负作用甚微。是以,进一步减负仍有较大空间。

但问题正在于胡晓义副部长所说的,降低费率与解决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是不同的角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要平衡考虑”。在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现实窘境面前,呼吁降低费率似乎成了无解之问。然而过往经验告诉我们,破解难题必须靠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健全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制度,完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换言之,社保费率适当调低的前提,是上述改革方案能够尽快落地,通过加大社保财政资金补贴力度、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提升社保基金收益率等多种方式,为社保基金持续“充值”,为降低社保费率提供可能。一方面,社保“十二五”规划提出,各级财政将社保支出占比提高到25%左右,而到2012年这个比重仅为12%;另一方面,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是今年以及未来几年的改革重点。无论从哪方面看,通过改革为社保基金“充值”都存在较大空间。

单纯地看,围绕社保确实存在降低费率与基金收不抵支的两难问题。但应该看到,解决社保费率过高与社保基金收不抵支的问题,其背后牵涉到很多改革议题。“改革是中国发展最大的红利”,而且,要“让改革红利更多落在百姓身上”,让民众“有更多获得感”。以此来看,调低养老保险费率虽尚未有时间表,但却应该有紧迫感。因为这种紧迫感,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深化改革的紧迫感。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