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BAT三巨头早已布局千亿车联网市场,资金热钱狂吹泡沫带来风险
□本报记者 熊子熙
在中国,炙手可热的智能车联网形势一片大好,正以“疾风吹劲草”般的态势席卷、颠覆整个中国汽车行业。
据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的汽车总规模将突破2亿辆,车联网用户数将激增至4000多万,假设每车能带来3000元的增量效益,将拥有1200亿元的市场空间,成为大数据时代的下一个蓝海。据中原证券不完全统计,到2017年,中国车联网硬件市场规模将达1471亿元,软件市场规模将达490亿元,整体车联网市场规模将达2000亿元。车联网将是手机市场后第二大移动互联网+入口,必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实际上,中国互联网三巨头BAT(百度、阿里、腾讯),早已在分食车联网“蛋糕”。但有业内人士提出担忧,传统汽车行业企业在互联网的撕扯下该如何自处,资金热钱吹起的泡沫又该如何应对。
车联网正当其时
据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定义,车联网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车-X(X:车、路、行人及互联网等)之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的大系统网络,是能够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系统领域的典型应用。
武汉大学客座教授、光合无限CEO余丹15日接受长江商报记者专访时认为,今天的车联网,要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个是前端表现,可称之为连接。连接分两种形态:一是延伸客户的感知能力。例如之前移动互联的滴滴打车、易停车等APP,能够将客户的感知从身边延伸至3公里外的一台出租车或一个车位,乃至互联网的各个角落,这是个庞大的车联网民用级市场,企业要通过深度了解司机的需求,从而设计产品的思路。
二是实现交通智能化管理,比如现在上高速需要取卡,在出高速的时候就能计算出你的行驶里程,要交多少费;但实际可以采集的数据有更多,比如时间、车况、路况信息等等,只要加装一个GPS模块和语音提示系统,把这卡变成香烟盒子大小的记录器,记录下车子在高速行驶时的信息,通过卫星定位、云计算,就可以提供时速检测、超速提醒、高速路况、危险提醒等等更多的功能,甚至能替代花费不菲的高清摄像头。这就是一种管理的连接,提升了政府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也更好地抓住了车主在高速上的一些需求。用户感知的连接和管理的连接,构成车联网的前端表现。
第二个是后端表现,称为资源的整合。
比如,一个做高速快消店的客户,他和很多物流公司有生意往来,主要是货车轮胎养护方面,就有物流公司来找他解决问题:物流大货车往往面临新胎开出来,回去就变旧胎的情况,司机偷偷“以新换旧”,物流公司难以监管。
给出的解决设计方案是:做一个手机支付APP,和物流公司、高速汽修厂签署相关协议,当高速司机遇到故障等问题时,司机不能自行找人维修,而是须拍照发回公司,公司指定附近的维修点提供服务,并用手机支付直接与维修厂对接,司机中途不参与交易环节,既提高了效率,又提高了违规门槛,规避了货车被司机私自“以新换旧”的风险。
这在技术上很容易实现,甚至可以做的还远不止于此。还可以和三大电信运营商合作,让他们开发相应的定制APP,并给物流公司免费配手机,公司只需要预存话费就可以了。司机出车前,到公司领取手机,APP提供支付、导航、记录、GPS定位等功能,甚至后续还能加载加油、保养、食宿服务等等一系列高速司机能用到的实用功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简单说,凡是能与车、与司机相关联的维度,都能为之衍生出信息的交互,通过分类、筛选、分析、整合成为有效的资源,有价值的资源。
地图硬件入口之争
事实上,当消费者还不明白车联网是什么的时候,BAT早已开始分食这块大蛋糕。
2014年5月5日,腾讯公司发布路宝盒子,正式宣告进军车联网。同年7月23日,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签署了“互联网汽车”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在“互联网汽车”和相关应用服务领域开展合作。2015年4月8日,阿里正式成立汽车事业部,全方位进军车联网。2015年1月27日,百度官方宣布推出车联网解决方案CarLife,借此全面布局车联网领域。
至此,腾讯、阿里、百度全部参与到车联网系统争夺战。
BAT的第一场“厮杀”来自车联网最大的接入点,车主出行需求排行的首位——地图。
在地图较量上,百度地图一直是传统强项,不过继去年腾讯和阿里的一波大举收购后,力量对比又发生了极大变化。腾讯地图是其车联网的主要接入口。腾讯副总裁马喆人曾表示,目前地图导航只能满足用户5%-10%的需求,未来地图将更加智能、实时,并实景化。配合大众点评、微信、滴滴打车等众多腾讯系的产品,腾讯地图将会是整合这些O2O资源,将地理位置信息和更多的本地生活服务做结合的核心载体。
2014年5月,腾讯发布路宝盒子的当天,还入股四维图新,悄悄将腾讯地图的服务商由高德更换为四维图新。四维图新原是百度多年的地图底层数据提供商,而腾讯必须出手的一大原因则是阿里在同年2月收购地图界龙头企业高德。而阿里巴巴收购高德,又是因为在同年1月,腾讯全资收购甲级测绘资质企业科菱航睿。
从腾讯的出价来看,四维图新的股权估值超过了高德,而高德在地图、电子导航市场的份额比四维图新要大得多。阿里巴巴全资收购高德,成本约11亿美元,而阿里巴巴原本持股28%,这样算的话,高德整个公司价值15亿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大概是93亿元。而腾讯出资11.73亿元从四维图新控股股东处获得11.28%股份,意味着腾讯认可的四维图新估值是103亿元,这个估值与目前四维图新的A股市值106亿元相近。
现在,图商的割据格局已形成:百度+长地万方+道道通,腾讯+科菱航睿+四维图新,阿里巴巴+高德+易图通。
除地图这类应用端接入口之外,车联网硬件接入方式也发生分歧和争夺。其中通过硬件接入车机的方式分两种,第一种是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和上汽集团等汽车主机厂合作,在生产前端植入智能设备,称为前装市场,优点是可读取的汽车信息更加广泛、风险可控等;第二种以腾讯路宝为代表的,通过OBD接口(将电源线与车辆方向盘左下方车辆OBD2接口连接即可)汽车,优点则是有广泛的汽车后市场体量,安装便捷等。
在原高德服务商郭星琦看来,不论是车企前装设备还是后装接入,都只是一个产业升级的阶段性问题。“装上智能设备,汽车上的所有数据实现交互。目前这种技术在欧美已推广,但国内因标准滞后和成本较高,暂未广泛应用,未来3-5年,它将像安全气囊一样的成为标配。”
市场泡沫有待刺破
2015年1月27日,百度宣布推出车联网解决方案CarLife,借此全面布局车联网领域。百度副总裁刘骏表示:“中国目前有1.5亿辆汽车,汽车跟智能手机是同一个数量级。然而,联网之后,手机不再是一个通讯工具,而催生了一个巨大的、生机勃勃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现在,汽车联网的新时代正在到来。”
其中走得最远的,要数阿里。自2010以来,阿里注资(收购)美团、陌陌、优酷土豆、墨迹天气、快的打车、新浪微博等企业,看似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但车联网市场成型之际,它已经织了一张车载娱乐生活网,将传统学院派提供导航和安全服务的想法完全颠覆,将所有车主的车上需求一网打尽。
腾讯的思路似乎还没有那么跳脱,这从硬件接入、甚至还收费200多元的路宝盒子可见一斑。优惠甚至免费,才是接入端争夺市场的不二法宝。
当下智能车联网虽然很热闹,但犹如一盘散沙,市场渗透率还不到5%,处于较低水平。
“目前,车联网泡沫非常严重。在不少企业和媒体的过度包装下,车联网行业涌进来大量的互联网企业,随之而来的是庞大的资金和风投,其中鱼目混杂、不少项目的水分很大,市场有过热的风险。”郭星琦直言,移动互联网在初期也是这样,大浪淘沙后,能够更准确把握用户需求的企业才能生存下来,而能够生存下来的企业,就能掌握更多的资源,从生存、到发展、再到壮大。
问题是,当不少中小互联网企业发展到用户流量不上不下、风投融资资金花完以后,怎么办?“80%的互联网企业都是这样死掉的。” 郭星琦说,“任何行业都有它的‘二八法则’,车联网莫不如是,车联网泡沫严重,一体两面来看,也说明很多人看好这个新兴行业的未来,才有现在的繁荣景象。”
“现在的问题是,虽然各家公司都跃跃欲试,但车联网的体验还不算好。能用手机解决的问题,都不能算为真正的车联网入口。车联网的应用场景目前还非常有限,还未达到用户垂直的入口。”余丹表示。
再一个问题就是实际运用过程中会触发的一系列问题,也是一个对用户习惯、素质的挑战,余丹说,“比如说‘找车位’这个应用,我现在在街道口,预订30分钟到徐东,预订了一个徐东的停车场,但实际上因为堵车,我晚了半个小时到,那我预订的车位是不是就空闲了半个小时,预订车位反而占据了资源,使其不能达到最大化利用。”
“还有一个大数据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什么最值钱?数据!腾讯来武汉,就要求很多企业开放自己的数据库,以求完成数据上的资源整合,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大数据、云计算服务等等。但问题是,有多少企业愿意开放自己的数据库?”余丹说。
车联网三层架构
车辆实时运行数据,感知行驶状态和环境等
第1层(端系统)
采集数据
采集
发送
●车与网呼叫人工服务等
第2层(管系统)
传递数据
解决
借助现代网络通信技术
●车与车驾驶者们可实现通话
●车与路实时路况、推荐路线
●车与人满足车主娱乐搜索等需求,被盗时自动报警
●智能交通
●物流
●客货运
●汽车汽配
●汽车租赁
●保险
●……
第3层(云系统)
处理数据
车联网
车辆运行信息平台
5月13日,第十八届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观众在参观车联网展台。 东方IC图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