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国家队”汇金减持四大行冲击波

“国家队”汇金减持四大行冲击波

2015-06-08 02:44:42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减持与换帅恰逢股市大跌,市场认为意在正常兑现收益、回收流动性

□本报记者 沈佑荣

5月28日的股市暴跌,让不少投资者迷失了方向。而对于暴跌的走势,不少观点把矛头指向汇金减持。

根据港交所披露的公开信息,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汇金公司)于5月26日在A股市场内大肆减持工行和建行,金额分别为16.29亿元和19.06亿元。而这也是中央汇金首次较大手笔减持“四大行”的股份。

与此同时,在汇金减持消息发布不久。5月29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官网发布信息称,解植春不再担任中投公司副总经理,以及中央汇金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职务。

众所周知,身为“国家队”的汇金公司在资本市场上一轮又一轮地出手增资,买了6年银行股从未减持过,而此次减持与换帅恰逢股市大跌,一时间引发市场无限猜想。

“汇金公司减持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对股市有信心。”6月4日,民生证券研究院宏观研究员朱振鑫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认为,从客观角度来看,汇金公司本次减持主要是为稳定市场所增持的部分股份,在市场向好的过程中,汇金公司退出市场属于正常行为,目的是回收流动性、兑现部分收益。

此外,亦有金融学者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在A股火爆之时,汇金公司的减持或有提示风险之意,但更多的仍属于市场行为,不应过度解读。

汇金罕见减持

一路高涨的A股迎来5·28大跌。

5月28日,上证综指暴跌321.44点,跌幅达到6.5%,其中银行板块下跌5.1%。而对于暴跌,市场上的观点纷纷将矛头指向汇金公司减持。

2008年以来,汇金公司对工行、农行、建行、中行进行了五轮增持。5月28日,汇金公司首次发布公告显示减持工行和建行股票,打破只增不减的单边局面。

5月28日晚间,汇金公司在其官网公告称,2008年以来,汇金公司在二级市场增持了工行、建行、中行以及农行等上市金融机构的A股股份,并购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近期,汇金公司出售了部分增持股份和ETF,其中触发信息披露义务的,已根据监管要求进行了披露。

而港交所披露的信息更为详细。公开资料显示,5月26日,汇金公司对工行A股减持3亿股,股份由46%降至45.89%,每股作价5.43元,共计16.29亿元;对建行A股减持2.8亿股,股份由5.05%降至2.14%,每股作价6.8元,约计19亿元。

实际上,此次减持并非汇金公司首次减持四大行。工行今年一季报及公告显示,在二季度5月26日之前,汇金公司已减持工行1.26亿股。同一时期,建行也被减持8600万股。

工行一季报显示,汇金公司持A股1241.55亿股,公告显示5月26日减持3亿股之前,汇金公司持A股1240.29亿股,这意味着在一季度末至5月26日之间减持了1.26亿股。而根据大宗交易显示,今年二季度,工行多次出现在大宗交易中,5月25日,就有6846.42万股。

建行的情形与工行差不多。依照建行一季报及公告显示,在一季度末与5月26日之间,汇金公司已减持建行A股8600万股。

除了减持银行股外,汇金公司持有的其他蓝筹风格ETF今年以来规模持续缩水,数据显示,汇金公司在4月17日和4月22日两日赎回ETF套现约200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2008年以来,汇金公司对四大行接连进行了五轮增持。而相对于增持,此次减持的股份比例较少。

市场上,因为汇金公司的特殊身份以及以往的出手风格,针对汇金公司首次公告减持改变了以往单边格局猜想纷飞。有投资者称,汇金公司减持四大行,意味着牛市已经到顶,也有股民表示,汇金公司减持,是监管层在打压快速上涨的股市。

对此,长江商报记者采访的多名专家均表示,不应过度夸大汇金公司减持行为。

巧合的是,在汇金减持消息发布不久,汇金公司总经理解植春离职,更是被解读为与5·28相关。不过,解植春公开对此予以否认。

汇金是谁

汇金公司减持及总经理的离职让其站上了舆论浪尖,那么,常腾挪于资本市场的汇金公司到底是谁?

汇金公司官网显示,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根据国务院授权,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以出资额为限代表国家依法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行使出资人权利和履行出资人义务,实现国有金融资产保值增值。公司不开展其他任何商业性经营活动,不干预其控股的国有重点金融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去年底,汇金公司直接持有6家大型银行、3家保险公司、4家证券公司、2家资产管理公司及4家控股集团共19家金融机构股份。汇金公司持有的6家银行股份,从最低的工商银行35.12%至最高的中国银行65.52%,比例可谓相当高。

“汇金公司的横空出世带有‘背水一战’的意味。”一位在银行业工作了31年的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2003年以前,国有银行补充资本金均靠政府注资,由于多种原因出现大量坏账,政府不得不多次救助。如1998年财政部以发行2700亿元30年期特种国债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1999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剥离1.4万亿元不良资产给4家资产管理公司,央行同时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5200亿元再贷款。但这些救助仍未能让国有银行脱胎换骨。而汇金公司就在这一背景下产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冀志斌介绍,汇金公司动用国家外汇储备,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注资。不过,注资的同时,汇金公司还帮助银行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如股份制改造、公司治理结构等,并引进战略投资者,发行股票上市交易。

公开信息显示,汇金公司成立不久,就对中行、建行分别注资225亿美元、200亿美元。2004年6月,对正在进行财务重组的交行注资30亿美元。次年4月,又对工行注资150亿美元,与财政部各占50%股权。

2005年下半年,获得汇金公司注资并改制后的国有商业银行迎来了战略投资者,美国美洲银行斥资25亿美元购买建行9%股份,苏格兰皇家银行牵头的银团以31亿美元购买中行10%股份,高盛集团旗下投资子公司购买工行9.9%股份。

汇金公司还注资了中国进出口银行、参与重组并改制中国银河证券、申银万国、国泰君安、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等,随后的农行、光大银行改制重组等也均有汇金公司身影。

冀志斌介绍,凭借政策支持和外汇储备,汇金公司将多家金融机构纳入了绝对控股范围,并实质性地代表国家依法行使了出资人的权利和履行相应义务。

减持为正常兑现收益

回顾A股的历史不难发现,自2008年以来,汇金公司对四大行进行了五轮增持。长江商报记者发现,汇金公司每次增持之时,均为A股低迷之际。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曾对此解读称,汇金公司的增持,有一种平准基金的味道。

在冀志斌看来,5·28大跌,除了大盘股上市、降两融风险等因素外,大盘也有调整预期,前期涨幅过大,获利盘有获利需求。他认为,作为“国家队”的汇金公司的此轮减持,更多的是市场行为,兑现部分收益,但也不乏提醒市场注意风险因素,有降温之意。

朱振鑫则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从历史操作看,汇金公司的行为一般是政策性与市场性目标兼顾,但从此次减持来看,兑现收益、回收流动性应是主要目标。

朱振鑫分析了三方面原因。其一,2008年以来,汇金公司增持的银行股已获得丰厚收益。以工行为例,此次汇金共减持4.26亿股,假设全部来自2011年到2013年的两轮增持,成本价以2011到2013年的均价4.09元计算,成交价为5月26日收盘价5.43元,则每股获利1.34元,共获利5.71亿元,收益率33%。其二,目前市场环境稳定向好,汇金公司减持不仅不会扭转牛市格局,还可以起到风险警示作用,这为汇金公司减持提供了客观条件。汇金减持不仅不是市场转向的标志,相反,这可能说明管理层对市场充满信心,因此才逐渐退出在危机期间的非常规措施。其三,监管政策的变化从来不是压垮牛市的最后一根稻草,决定牛市方向的仍然是经济基本面。他认为,市场之所以对汇金公司减持这样的消息变得敏感,主要原因是基本面出现了一些微妙变化,使资产重配的牛市逻辑略微动摇。对市场来说,长期资产重配带来的牛市仍将继续前行,但随着水位的不断升高,波动和分化的加剧也将在所难免。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汇金公司一定程度上带有管理层意思,一般是市场悲观时进入,市场狂热时出来,其增减持行为除了市场行为外,还兼具有稳定市场的功能,扮演着股市稳定器的角色。

一不愿具名的金融人士则向长江商报记者表达了另外一个猜想,2008年以来,汇金公司一直以增持四大行方式出现,而作为汇金公司自身,市场化要求也需要其兑现部分收益。

长江商报记者接触到的多名金融人士认为,5·28大跌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如汇金公司减持银行股、管理层摸底银行贷款入市、部分券商上调两融保证金比例及下调证券折算率、央行近期向部分银行进行定向正回购操作、新股供应加速等,不应过度解读汇金公司的减持。

事实上,进入6月以来,沪深股市波动和分化加剧,且两市指数屡创新高。截至6月5日,沪市指数冲破5000点收5023.10点,创七年来新高。

揭秘汇金五轮增持

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记者 沈佑荣

相比6年来的首次减持,一直以来,汇金公司总是以增持四大行的“面貌”出现,并被视为“国家队对A股态度的缩影”。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自2008年9月开始,汇金公司接连对四大行等上市金融机构实施了五轮增持。纵观汇金公司五轮增持前,总是伴随着国际金融环境不佳、大盘股解禁等因素使得A股遭受重压,指数大幅下跌等。而汇金公司增持后,大盘往往走出低谷,金融股表现不俗。

“象征意义更大于实际意义。”6月3日,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汇金公司总是在钻石底时增持,提振股市信心明显。

“从收益角度看,银行业风险较小,确属不错的股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曾以汇金第一轮增持银行股为例解读。

事实上,去年初,四大行集体破净,但汇金公司依然获得工、农、中、建四大行324.92亿元、231.57亿元、370.79亿元和429.48亿元的现金红利,共计1356.76亿元。

6月4日,民生证券研究院宏观研究员朱振鑫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称,从6年来的经济和市场背景来看,汇金公司的增持主要出于三大目标,首先是稳定市场预期;其次是配合金融改革;第三个则是看好银行股的投资价值。过去几年,银行股受到冲击,四大行股价先后跌破净资产,汇金公司选择在低点增持,具有相对较高的安全边际。事实证明,这也为汇金公司获得了可观收益。

以工行为例,此次汇金公司减持4.26亿股,假设全部来自2011年至2013年的两轮增持,成本价以期间均价4.09元计算,5月26日收盘价5.43元,每股获利1.34元,总计获利5.71亿元,收益率33%。

朱振鑫认为,从汇金公司增持工行、光大银行的市值来看,尽管绝大部分没有变现,但如果变现,加上每个年度分红,汇金公司获得收益相当不错,显然是实现了国有金融资产保值增值的任务。

STEP

01

(2008年9月19日至2009年9月18日)

增持三大银行4.91亿股

持有中行A股1714.07亿股

增持后持有建行A/H股1333.9亿股

持有工行A股1182.87亿股

背景:汇金公司增持前,华尔街金融风暴爆发,当时工行、中行、招行、兴业分别宣布持有雷曼兄弟公司3000万美元至1.518亿美元不等的风险敞口,招致股市忧虑,多家银行A股遭受严重抛压。

STEP

02

(2009年10月9日至2010年10月8日)

一年增持三大行5133.8万股

增持后汇金公司持有建行比例由57.08%升至57.09%

增持后汇金公司持有中行比例由67.5285%上升至67.5279%

增持后汇金公司持有工行比例由35.41%至35.42%

背景:2009年10月份的A股正面临着多重考验,包括多家创业板公司发行、上市公司再融资力度不减和工商银行、中国石化引领约3200亿股限售股解禁等。

STEP

03

(2011年10月10日至2012年10月9日):

一年增持四大行9.67亿股

2010年10月10日

工行

1458万股

农行

3906万股

中行

350万股

建行

738万股

背景:欧债危机爆发,虽然各国政府都出手,形势有趋稳迹象,但仍旧缺乏本质性的改善,不安定因素仍在市场蔓延。

STEP

04

(2012年10月10日至2013年4月9日):

单季增持四大行8.4亿股

中行2.47

农行2.15

工行2.07

建行1.7

单位:亿股

背景:2012年,欧债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二次探底,中国股市再次下探,跌破2000点,银行业的基本面相较过去有所恶化,收益率下滑明显。

STEP

05

(2013年6月13日至12月12日 ) 

增持四大行5.7亿股

中行1.13

工行1.75

农行1.79

建行1.03

单位:亿股

(此外,汇金公司还分别增持了光大银行1.01亿股、新华保险335.73万股。)

背景:2013年6月,银行出现钱紧现象,A股市场也遭遇流通性冲击,沪指跌至近期1849点。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