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参与多个上市公司定增,从不谋求大股东之位,被市场指其为“规避监管”
□本报记者杜光利
6月5日,停牌两个月的骅威股份复盘,至6月12日,该股连续6个交易日涨停。获得二级市场上各路资本追捧,是因为骅威股份成为最新一家“中植系”概念股。
5月30日,骅威股份公布了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公司拟以12亿元收购浙江梦幻星生园100%股权,交易对价12亿元。其中,公司拟通过定向发行5497.38万股支付交易对价的70%,另30%即3.6亿元以现金支付。
值得关注的是,“中植系”作为“黑马”买家现身,几乎包揽了骅威股份本次收购配套资金的股份发行。骅威股份拟向中植系旗下的融诚投资、泽通投资、泽远投资三家公司,定向增发募集4亿元,发行价格为每股17.12元,发行数量为2336.45万股,占本次增发完成后公司总股本的5.43%。发行完成后,“中植系”将成为骅威股份的第三大股东。
与此同时,“中植系”最近还现身大地传媒的资产重组。
外界评价,对资本市场频频发起强势进攻的“中植系”,贯以低调著称,参与定增但从不谋求大股东之位,“中植系”的资本运作手法已渐渐为人们熟悉。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中植系”通过旗下子公司拿下的上市公司,包括佳都科技、TCL集团、福田汽车、三安光电等公司的增发项目不下于20个。2014年,“中植系”介入中南重工的重组方案,重组后成为中南重工的第二大股东,之后“中植系”一举包揽了大智慧、北陆药业、超华科技、康盛股份、荃银高科的定向增发。其中,2014年下半年,“中植系”参与定增付出的资金就超过26亿元。
今年以来,“中植系”已通过定增入股格林美、大北农、瑞丰高材等多家公司。业内人士表示,“中植系”通过入股多家公司并参与运作其并购重组,通过资本运作来提升公司市值,最终达到获利套现。
一个较近的成功案例是,今年4月,“中植系”运作了五年的丰汇租赁有限公司与上市公司金叶珠宝进行资产重组,“中植系”在本次与金叶珠宝的重组方案中,大概获得31.13亿元的回报。
参与重组获利丰厚
一次次动用巨额资金参与上市公司的定增,这让关注“中植系”业内人士非常吃惊。
其实,“中植系”在资本市场和德隆、明天、方正等“资本系”相比,各路的资本系的投资风格和套利路径各具千秋,但“中植系”是其中最神秘、低调的一个。
中植集团创建于1995年4月,主要从事信托、财富管理、金融投资、矿业、并购、新金融六大业务。中植集团自认为是一家类似美国黑石公司的国内资产管理机构。
在中植集团的官方网站中,该公司是这样描述金融投资业务的,“主要从事A股市场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一、二级市场投资,固定收益投资等,按照业务类型可分为二级市场、定增和私募股权投资(即PE)三个部分”。
解构“中植系”,准确的表述应是——一个最初由中植集团创始人解植锟设立,现均为解植锟通过“旧部亲友”们持股的庞大企业群,其中不乏一系列空壳公司。
而“中植系”背后,包括庞大的空壳公司在内的企业群,在股权关系上,各主体间无关联关系,上下股权结构与实际控制人解直锟完全割断。这些空壳公司且用且弃,由解直锟幕后遥控,成为进攻资本市场的工具。
通过梳理大量案例发现,从“中植系”的资本运作路径来看,除了用空壳公司参与定增之外,它还喜欢和上市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具体模式为:通过空壳公司先收购原始资产,运作几年,随后再参与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将实物资产转化为上市公司股权+现金,让流动性、变现能力大幅提升,进而获得丰厚的回报。
以中国“黑石”自居
在“中植系”枝蔓繁杂的利益链条上,处于核心地位的中融信托既是平台、亦是枢纽,承担着资金融通的职能,又是未来与上市公司合作的重要筹码。
中融信托像台抽水机,通过发行多款信托产品,源源不断地抽取资金,向“中植系”其他企业输血,使得资本游戏得以延续。
虽然“中植系”的资本运作动作频繁,但它至今没有控制过一家上市公司。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行人士认为,“中植系”在操作手法上,不以获得上市公司控股权为目的。原因可能在于,一旦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退出时会受到一定的监管。
“中植系”低调潜入如此之多的上市公司增发,却又绝非简单的财务投资。多个案例显示,“中植系”通过多个资本平台、复杂迷乱的股权关系深度介入,最终掌控这一运作链条上各环节——资产方、融资平台、中介机构、上市公司。
始终保持低调运营
“中植系”自成立以来一直以激进、大胆风格闻名,能做到今天,很大程度靠着实际控制人解植锟丰富的人脉资源。”一位信托公司的从业人员告诉长江商报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解植锟是从去年5月上任中投公司副总经理兼中央汇金公司总经理解植春的胞弟。
今年5月29日,中投公司官网宣布,解植春不再担任中投公司副总经理,及中央汇金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职务。
解植春曾在光大银行黑龙江分行任职,后任光大银行副行长、光大证券总裁。据时代周报报道,解植锟所掌控的“中植系”和解植春曾任职的“光大系”、“汇金系”,确实存在一定关联。
可资参考的是,在“中植系”背景的资本和操盘公司陆续进入康盛股份(002418.SZ),巧妙布局新能源汽车之时,申万宏源证券作为上述交易的保荐机构。而中央汇金为申万宏源证券的控股股东,光大集团则持股4.98%。
不仅如此,通过定向增发,“光大系”与“中植系”曾共同出现在大地传媒(000719.SZ)前十大股东名单之中。
此外,中融信托2014年报显示,公司破冰资产证券化业务中,经多层股权结构,中央汇金隐现其中。中融信托2011年年报披露的长期股权投资公司名单中,江海证券为其中之一。巧合的是,江海证券的三大股东之一便是中央汇金控制的中国华融。另外,中植集团也是江海证券的股东之一。
而外界在挑剔地质疑“中植系”资产属性时,奔忙不停的“中植系”是否感到市场还是当初般的游刃有余?
解氏兄弟麾下的资本交合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