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武汉首家行政审批局成立,经开区行政审批实现“一个部门、一颗印章”
□本报记者 熊子熙 实习生 杨玲玲 通讯员 张敏 杨玉红
“太快,太方便了!”闵汉芳昨日激动地对长江商报记者说,她想注册一家机电设备公司,“工作人员将我提前准备好的多份材料录入电脑中,并告诉我1个工作日之内,就可取得设立企业必需的‘三证一章’(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和公章)。”
24日,武汉市首家行政审批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行政审批局正式挂牌成立,该局通过“互联网+行政审批”的思维创新,在该区基本实现了一窗式受理、一表式申报、一章式审批和一网式办件,行政审批步入“单点单部门”的3.0时代。
闵汉芳是该行政审批局正式挂牌后,第二个进入政务大厅办理业务的人。
前日起,发改局、社发局、民政局等22个区属部门的268项审批职权逐步划转到行政审批局,由行政审批局直接实施审批事项,启用行政审批专用章。
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行政审批局实现了审批事项、审批职能、审批人员“三集中”。审批主体由“碎片化”聚合为“一个部门、一颗印章”。
“以前,我们的行政服务大厅只是‘收发室’,一些事项受理后,工作人员还是要拿回局里,报给科长、主任、副局长、局长签字,完成层层审批后,再拿回去。”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行政审批局首任局长黄元峰介绍,行政审批局的成立,从根本上解决了权力碎片化问题,审批效率大幅提高。
行政审批局通过建立企业注册电子信息交换平台,实现工商、质监、国税、地税及公安等部门信息共享,实现“一窗式办理”,所有在开发区(汉南区)办理注册登记的新企业,在申报材料齐全的前提下,均可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和公章刻制等事项。
“一个部门、一颗印章”管审批
长期以来,行政审批经历了“多点多部门”的1.0版本和“单点多部门”的2.0版本。现在,行政审批局实现了“单点单部门”办理,被称为行政审批3.0版本。
行政审批3.0版正式运行的第一天,办事企业就感受到了“瘦身提速”带来的新变化。“以前去政务中心办理行政审批业务,要依次跑工商、质监、税务三个窗口,叫三个号、填三次表、交三份材料,5个工作日才能办结‘三证一章’,还需要排长长的队。昨天1个小时就把所有的业务都处理完了,让我特别意外。”闵汉芳感慨道。
据悉,行政审批局重点集中涉企、涉项目、涉建设三类行政审批事项(不含规划土地部门与垂直管理部门事项),在“企业注册设立”、“项目投资核准”、“建设项目审核”三大领域创新审批机制,大幅压缩审批时间。
报送资料完备情况下,企业注册设立(含“三证一章”)1天办结;企业投资项目从备案到施工许可累计在70个自然天(核准类90天)内办结;政府投资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累计70个自然天内办结,这将是武汉市的最快速度。
“我们前期摸底、梳理、整合,目前经开区(汉南区)268项行政审批事项已压缩至159项,压减40%,审批人员也由226人降至100人,减少了56%。”黄元峰告诉长江商报记者。
审批创全市最快速度
企业少跑路 数据多跑路
行政审批局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服务理念,打破了传统部门界限和功能分割,采集分散在各部门的业务数据,构建政务大数据中心。
“让企业少跑路,数据多跑路。”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林丹萍对记者说,该局建立了一个行政审批网站、一个行政审批网上服务系统、一个行政审批移动政务平台(终端应用APP和微信公众门户),让市民可以把它带进家门,装进口袋,拉进朋友圈。
申请材料一件多用,也让审批环节更加宽松。林丹萍告诉记者,以前,三个部门都需要填写企业名称、法律代表人、身份证号码等信息,现在审批流程简化,这些信息可以整合到一套材料里。
70枚公章合一,268项审批权集于一身,谁来监督这枚公章?审批“提速瘦身”,服务质量会不会“缺斤少两”?
“审批和监管是相互分离的。”黄元峰告诉记者,为了防止审批局权力过分集中,行政审批局还建立了网上审批、视频监控、电子监察和服务评价有机结合的全方位立体监察体系,对审批窗口实时监控,全程录音录像,通过电子监察平台对整个审批过程进行督查催办,对审批人员进行“一事一评”,规范了审批流程。
审批速度快了,服务质量并没有“缺斤少两”。政务大厅设无偿帮办服务机构,通过政府买单无偿帮办的方式,在办事咨询、信息录入、资料扫描、业务指导等方面免费为企业和群众提供 “保姆式”服务。“快则几分钟,慢则1小时,市民只需坐等即可。”林丹萍说道。
简政放权后如何监管
2013年3月17日,刚刚就任国务院总理的李克强在两会记者会上首次“亮相”便郑重承诺:本届政府要将国务院各部门现有的17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至少削减三分之一以上。
2014年5月20日上午,国内首个行政审批局——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挂牌运行,新区18个部门18枚印章管理的216项审批,实现一颗印章管审批。
目前,省内只有襄阳高新区成立了行政审批局。“据我了解,行政审批局会逐步在全省得到推广。”黄元峰说。
据报道,去年10月,东湖高新区已经开始筹备组建行政审批局,一颗印章管审批。武汉东湖高新区副主任夏亚民介绍,“一颗印章管审批”带来的直接驱动效应,是光谷平均每天诞生22家科技型企业。截至目前,区内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32家,名列全国高新区前茅。
行政审批局有望在省内推广
70枚公章
国土规划局
城乡建设局
食药监局
发改局
经信局
科技局
教育局
民政局
财政局
人社局
环保局
水务局
农业局
交通局
卫计委
城管局
工商局
商务局
质监局
招商局
安监局
残联
22个区属部门
审批职权划转
由行政审批员
直接审批事项
268项行政审批事项压缩至159项
审批人员由226人降至100人
一窗式受理
一表式申报
一章式审批
一网式办件
行政审批专用章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