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交行混改:民资进入正“破冰”前行

交行混改:民资进入正“破冰”前行

2015-06-29 02:21:00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国有股权未超四成减少改革阻力,二级公司引民资符合业务分拆方向

□本报记者 王江泓

交通银行混改“箭在弦上”,这一簇能否正中靶心,为银行业“二次革命”开个好头,值得期待。

值得庆幸的是,交行引民资不仅瞄准了本行层面,还准备开拓其二级公司,破除民资“人微言轻”的局面。

6月16日,交通银行宣布深化改革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11天后,6月27日,交行行长牛锡明表示,混改方案共12条措施,主要集中在完善股权结构、引入民营资本等方面。其中,探索引入民营资本不仅是交行层面,还有其二级公司,“子公司事业部至利润中心推行市场化聘任制,以市场原则实行聘任,辞聘和解聘,子公司事业部至利润中心必须跑赢大市。”

口号是响亮的,蓝图是美好的。这家107岁的银行,在率先掀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混改序幕后,会上演怎样的剧情,又是否会得到观众的掌声?

独立经济学家黄人天告诉长江商报记者,政府在经营中参与度较高、股东经营权无保障,都是此轮混改面临的难题。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改制就是要让多种声音都能够得到表达,让国有股权只在关键问题上出手,日常管理时要把表决权交给入股的民资,“推行混改的银行一定要拿出诚意来。”

交行打响混改第一枪

6月16日,交通银行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工作进展的提示性公告》。公告中表明,交通银行深化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批准同意。

“交通银行是国有大行中第一家提出要深化改革的,而且我们也接到监管机构的通知,说交通银行的改革方案得到了高层的重视。就是希望通过改革释放红利,能够提高银行内部的活力,以此增强交通银行的核心竞争优势。”6月25日,记者致电交通银行投资者热线时,对方表示,改革对交行的长期发展来说,肯定是个很好的事情,未来会一步一步去做,国务院批准的是框架性的东西,而要把这些落到实处,还会有很多具体工作要做。

混改这一仗首先交给了国有五大行,而第一枪又由交行打响。“这是由银行业混改的主要目标决定的,一是打造国际标准水平的品牌银行,提升中国金融的国际竞争力,所以选择大银行;二是打破中国长期形成的金融垄断格局,为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市场化改革铺平道路,政府背景浓厚的五大行是金融垄断的最大既得利益者,也是金融反垄断的最大阻力,要打破金融垄断,必须淡化五大行的政府属性,因此选择五大行。”黄人天分析五大行肩负混改重任原因时说。

而为何选中交行?长江商报记者通过五大行今年一季报粗略整理了以下数据来佐证交行的“优势”。通过对各家银行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的计算发现,四大行的国有股权(含国企控股)分别为:工商银行近七成、农业银行超八成、中国银行超六成、建设银行近六成,而交行仅为近四成。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交通银行的股权分布较其他四大行更为分散,最符合混合所有制的基本特征,也就更利于实现混改。

“交行是上市公司,具有混合所有制的基本特征,而子公司层面的混改也已经具有可行性,无论是现有的子公司还是新建的子公司,都可以探索股份制改造、混合所有制经营和建立员工持股机制。”6月27日,交行行长牛锡明就混改问题做全面介绍时表示,子公司混改的主要内容是改革用人薪酬考核机制,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加大市场化选聘高管的探索。

“二次革命”势不可挡

要谈银行业混改,首先要明确的是,混改包含了多个方面——干部人事制度市场化改革,股东经营权落实改革,事业部改革等经营体制改革,管理层薪酬构成改革和管理层股权激励,引进更多的民营资本、外资和其他非国有资本等。

不难发现,其实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就已允许国内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革,而经济改革的实践亦证明,混合所有制能够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1992年,我国正式引入民资,2000年左右,国内银行开始引入战略投资者并陆续公开上市,从股权层面讲,当时我国银行业已启动了一次混改。

财经评论家温鹏春向长江商报记者分析,第一轮混改是传统的国有银行通过引入一些外资改为股份制,从一个企业来讲,就是迈入了从粗放型的管理模式进入一种更高效、现代企业管理的进程中。当时是银行要把不合理的资产、债务等进行初次整合,整合到符合上市要求,从而转化为更规范运营的国有企业。

“客观上来说,上一轮混改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比如建立引进现代化管理制度、先进金融理念、提高服务质量等,但的确不尽如人意,因为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国有企业的运行机制,包括国有股独大、政企不分、外资和民资在经营中被党委会边缘化、董事长、行长等主要干部仍然由上级组织部门任免、市场人才引进和晋升机制不畅、分配制度与个人贡献不能匹配、依赖金融垄断等,制约了银行市场化、国际化改革发展的空间。”黄人天认为,未来的改进主要从政企分开、所有制结构优化、干部人事机制市场化等方面进行改革。

对此,温鹏春也认为,当下这轮混改更多的是为了提升效率,向进一步市场化转变的一个过程。尤其是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互联网金融和经济密切联系的时代,这种发展方向是势不可挡的。另外,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也需要国有银行更具有竞争力。

混改,银行要拿出诚意

前述本轮混改的目标,若能全部实现自然是极好的,但通往成功的道路往往荆棘遍布。

“政府在经营中参与度是最大难题,干部任免由组织部门决定,将导致混改变成利益输送,比如政府官员空降银行管理层获取巨额股权收益,且造成管理层市场化经营管理能力欠缺、思维僵化;股东经营权无保障,目前党委会决策权大于董事会,银行仍然事业单位化,导致外资民资股东无法参与党委会,经营权架空。”黄人天分析了此轮混改的难点后,也及时给出了解决方案。

他认为,应该实行干部人事制度市场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杜绝政府官员空降现象,让真正有能力的人进入管理层;应该实行国有民营,就像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该国财政部虽然在企业中占有绝对优势股权,但在公司内部起的作用很小,国有股东只注重收益权,不过多插手公司经营管理,从而既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又让企业由民营外资进行充分市场化国际化的经营管理。

“推行混改、股权多元化,目的不是融资,而是要改制,要多种声音都能够得到表达。”郭田勇也认为,为了适应混改的运行,未来国有股权虽然占比较大,但不必去发表太多的声音,把发言权交给其他的机构,只有在出现方向性问题和国家政策相违背时,国有资本可以行使否决权,而在日常管理中,即可把这种表决权交给民资,“相关的混改机构应该拿出诚意来。”

子公司混改体量可控

“至于说民资的占比,这需要一步一步来,最开始肯定是先让民资进去,后期再看是否会把这个比例提高,至于说谁在其中主导,现阶段短期来说,国有资本在其中主导还是会更可靠一些。”马鲲鹏说。

未来国有资本仍将主导的看法,也得到了温鹏春的认同。他表示,在我国目前的制度这样一种大局面下,五大行国有控股的局面确实是不会改变的,可能比例会适当放开一些,市场化程度会更高,但我认为这个比例不会太大,毕竟金融安全也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

那么,现在退一万步讲,假设控股1%就能有一定的发言权,能有多少民企能拿出这么多的资金呢?国有五大行庞大的体量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此前有报道指出,中、农、工、建四家国有银行如今的A股市值都超过1.2万亿元,即使是1%的股份价值也需要过百亿元资金。

“如此一来,过滤掉市场上绝大多数的民企是理所应当的,毕竟金融行业属于特种行业,行业的性质也决定了它混改过程中的门槛高、难度大。”温鹏春说。

“通过控股银行下设的子公司,这个方案是可行的。”马鲲鹏认为,入股是两个层面上的,一个是集团上的股权,体量太大;另一个就是在子公司实现股权的混合,这种体量相对来说更加可控,这类其实也更符合现在银行业务分拆的大方向。

但温鹏春却认为,目前国有大行下设的一些部门或公司仍然是围绕金融服务展开的,其实每个子系统都不是一个小系统,如果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非要参与进来,多家企业联手参股是个好思路。

针对对子公司的设置,牛锡明表示,交行对子公司的考核要求是成为利润增长的领跑者,“子公司事业部至利润中心推行市场化聘任制,以市场原则实行聘任,辞聘和解聘,子公司事业部至利润中心必须跑赢大市。”

“将会有利于银行业自身现代化、市场化,提高经营效率和竞争力,也有利于利率市场化推行和打破金融垄断。”黄人天表示,通常越民营化的银行服务质量越高,越没有官本位的傲慢,参照外资银行的服务质量,那就是中国银行业改革将给老百姓带来的直观变化。

温鹏春补充道,混改引入竞争机制后,在存贷款的利率方面变化不会太大,所以对普通老百姓这方面的影响可能不会太大,只是在放开存贷款利率上限方面可能会有一些市场竞争,“但只要有充分的竞争,对老百姓一定是好事。”

混改主要方向

干部人事制度市场化改革

股东经营权落实改革

事业部改革等经营体制改革

管理层薪酬构成改革

和管理层股权激励

引进更多的民营资本、外资和其他非国有资本

位于武汉的交通银行江大路支行。本报记者 傅坚 摄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