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起底港股“中国基础能源”掘金往事

起底港股“中国基础能源”掘金往事

2015-07-13 01:15:46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成立11年两度更名,强势布局天然气领域却连续两年亏4000多万港币

□本报记者 刘涛

中国基础能源(08117.HK)一直试图低调,但此番,它不得不站在聚光灯下。

事情缘于港股中国基础能源卷入了一起“打虎案”,但公司身在香港的董秘黄振声7月3日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似乎对此不以为意,“看不出(行贿事件)对公司有任何影响”。

黄振声所说的“行贿事件”是指新华社日前的一则报道:中国基础能源两任董事被指行贿923万元。

长江商报记者调查发现,从2013年到现在,中国基础能源的营业额大幅增长,但2013年和2014年却连续亏损4000多万港元,今年第一季度亏损1182万港元。

与此同时,48岁的中国基础能源董事局主席马争亦变更内地公司法人,却不断增持。长江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在今年三四月份的两周内,马争共计增持610万股,耗资506.352万港币,持股达42.31%。

巨大能量

牵扯出中国基础能源的正是其旗下全资子公司——富连江复合材料公司,是国内较大规模的管材制造商。

2005年1月,富连江公司获得内地一高新技术开发区一块约21万平方米的土地,总价款2939.08万元。当时,中国基础能源前身中国宏达控股股东Future Advance向中国宏达提供2956.8万港币贷款,用于支付这块土地价款。

奇怪的是,两个月后,这笔款项返还给富连江公司,并被当地指令这笔款项必须用于项目开发。能受此优待,与彼时中国宏达主席余鸿之不无关系。公开资料显示,在公开拿地之前,身在香港的中国宏达已经连续3年亏损。

获得上述此宗土地之前,富连江公司早在2004年6月注册成立,这是中国基础能源在内地注册成立的全资子公司,占地320亩,注册资本1.22亿港币,主营业务为聚乙烯管材制造。

随着国内管材产能的爆发式需求增长,富连江收益颇丰。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富连江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05亿元,利税511.14万元,预计二期项目完成后,将实现总产能8万吨,产值10亿元。公司还计划从2010年开始,两年内追加投资3亿元,建成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集生产、销售、施工、维护为一体的专业管材生产商。

不过,从2013年以来,管材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开始暴露,当年,浙江、山东及湖北等地管材制造已出现企业倒闭现象。

7月9日,长江商报记者辗转找到富连江厂房——这里被树木遮掩,少有人和车辆进出,显得十分低调和萧条。

公司人力资源部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目前正在招收大区销售员,主要是开拓市场和负责资金回笼。工作人员以为记者是熟手,称年薪、负责区域都可以见面谈。

2006年11月,中国宏达更名为“中国基础资源”后,余鸿之通过减持和转让股份逐渐淡出上市公司,与余鸿之合作十多年的马争女士,逐步成为中国基础资源的主席和实际控制人,目前持股42.31%。

余鸿之和马争一路走过10多年,最早可以追溯到2004年。当年,Future Advance收购香港上市公司霹雳啪喇控股,余鸿之间接持有Future Advance37.5%的股权,而马争则持股Future Advance12.5%。余鸿之和马争均为中国宏达执行董事。

尽管近期该公司深陷舆论漩涡,但富连江以及母公司中国基础能源显得泰然自若。7月9日,长江商报记者向中国基础能源董秘黄振声发送三次采访提纲未获回应。黄振声此前接受媒体时声称,关于公司的这些事已经过去很久,看不出对公司有任何影响。

中国基础能源2014年报显示,公司营收8842.8万港币,2013年则为2993.9万港币,增长195.4%。长江记者查阅年报发现,2013年、2014年公司聚乙烯管材销售营收分别为2993.9万港币、4895.5万港币。一个信息是,2014年其运输及分销天然气营收为3947.3万港币,占当年营收半壁江山。

不过,受行业影响,中国基础能源已经连续两年亏损,日子并不好过,2014年亏损4660.5万港币,2013年亏损4457.8万元,

业内人士评价,在一年时间内天然气领域的布局获得近半营收,这是中国基础能源逐渐向天然气领域转型的一个重大信号。

去年,公司名称由“中国基础资源”更名为“中国基础能源”,一字之差,意义深远。这个意义在于公司高频率在天然气领域布局。

2014年公司年报显示,公司2013年亏损4454.5万港币,2014年度亏损4620.1万港币。公司称,2015年将寻找更多客源,将通过天然气及聚乙烯管道业务进行扩展。

密集布局

为实现向天然气领域布局,在内地,中国基础能源启用中基能源(深圳)有限公司(下称中基能源深圳)这个平台作为资本运作的母公司。早在2008年6月,中国基础能源认缴出资23784.14万元,成为中基能源深圳的唯一股东,目前,马争为公司法人。

2014年4月10日,中基能源深圳作为买方、深圳鑫河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作为卖方,邹淑艳及徐海军作为担保人订立买卖协议,据此,中基能源深圳出资2350万元人民币收购福建中基能源公司[前称灿光石化(福建)公司]。福建中基及附属公司以福建为基地,向全国拓展,其主要业务为向上游供应商采购天然气,然后向工业、商业及家庭用户供应天然气,主要业务营运位于漳州、福州、宁德及南平地区,年营业额亿元以上。

2014年8月13日,中基能源深圳与深圳市天印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中基蓝印(深圳)能源有限公司,预期注册资本5000万元,中基能源深圳以现金出资人民币2750万元,天印投资出资2250万元,合资公司成立后将会成为中国基础能源非全资附属公司。

2014年9月22日,中国基础能源与云南腾冲县政府订立合作协议,在腾冲县成立项目公司,设计利用腾冲经济开发区天然气工程项目。腾冲政府向项目公司授予许可证,批准其在腾冲开发区营运天然气业务,为期30年。

2014年10月13日,中基能源深圳与汉德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订立协议,以3000万元人民币收购安徽宁国瑞德天然气有限公司,该公司成为中国基础资源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宁国瑞德为2008年在宁国市成立的公司,主要在国内从事天然气业务。

两个月后,2014年12月17日,中基能源深圳公司与史领航先生订立收购协议,以3750万元人民币代价收购芜湖盛誉腾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的75%股权。

在向天然气领域高密度高频次布局的同时,中国基础能源在融资方面也颇费脑筋。为偿还债券,2014年9月4日,中国基础能源与卓华投资有限公司订立认购协议,按照每股0.40港元配发96576196股新股份给卓华投资,获得认购金额3860万港元,用于偿还债券。

2015年2月17日,中国基础能源与金山矿业有限公司订立认购协议,金山矿业认购及中国基础能源有条件地同意发行5年期4.5%票息非上市可换股债券,金额为6000万港元。初步换股价每股股份1.0港元计算,可换股最高6000万股,相当于总股本约7.31%,所得款项5940万港元用作公司营运资金。

上述多宗收购促进了2014年公司天然气领域的营收实现一举突破,运输及分销天然气营收为3947.3万港币。

中国基础能源在福建、安徽宁国和芜湖以及云南腾冲四地布局后,其兴致勃勃的布局尚未结束。业内观察人士认为,天然气上游资源并不被公司掌控,且不具备议价能力,这次转型的结局尚存疑问。

系列增持

中国基础能源董事局主席马争女士一度被业内称为神秘人士,在当地几乎很少有人与之认识或谋面。

长江商报查询工商资料显示,今年3月25日,富连江法人由马争变更为王金林,另外一家注册资本2.5亿港币的子公司首控实业已在2013年变更为中基能源深圳。

长江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多年以来,马争几乎没有接受任何一家媒体采访,很少出现有关于她的相关信息。即便是在上市公司公开资料中,马争对于个人信息保护也十分谨慎,在仅有的上市公司的有限信息中,也只是保持“毕业于武汉大学建筑结构工程专业、2004年加入中国宏达”等统一“版本”,极少出现含量丰富的信息,无论是公司开业典礼、项目奠基还是会议等相关新闻,几乎都不见她的身影和话题。

据称,在早前的深圳智信达投资有限公司,马争曾任总经理,而当时董事长则为余鸿之。2011年左右,这个经历就从中国基础能源的资料中消失了。

7月7日,广东工商局官网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深圳市智信达公司成立于1997年12月,法人为赖贵香,公司股东为赖贵香和余秀骄,赖贵香认缴额566.61万元,余秀骄认缴额为544.39万元。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马争正在不断通过增持加强对中国基础能源的控制。今年3月26日、30日、31日,马争分别增持111万股、42万股和98万股,4月份内分4次增持359万股。在两周内增持610万股,耗资500万元,持股比例由2014年报显示的41.56%增至42.31%。

中国基础能源

2004年

1月

余鸿之收购香港上市公司霹雳啪喇控股有限公司,并改名为“中国宏达控股有限公司”。

2006年

11月

中国宏达更名为“中国基础资源”后,余鸿之通过减持和转让股份逐渐淡出上市公司。

2008年

6月

中国基础资源出资23784.14万元,成为中基能源深圳的唯一股东。

2014年

10月

“中国基础资源”易名为“中国基础能源”。

2014年12月

中基能源深圳公司与史领航先生订立收购协议,以3750万元人民币代价收购芜湖盛誉腾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的75%股权。

中国基础能源子公司富连江早期主营聚乙烯管材制造。

余鸿之:一个粤籍商人的赌局与残局

长江商报消息 从廉价拿地到涉足管材业、旅游、地产等领域,无一不是风生水起

□本报记者 刘涛

“北纬三十度公司欠我们几个人共计近150万元。”

7月8日,曾经为余鸿之控制的北纬三十度岛做过工程的人士李明(化名),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预期投资6亿元的北纬三十度岛工程,已然“负债累累”。

不仅是工程款拖欠,记者从了解到,该岛酒店员工至今已是连续4个月未发工资,配备的豪华游艇据称已被债主拖走。

种种迹象表明,余鸿之——这个曾经善于钻营、长袖善舞的广东籍商人,如今控制的企业濒临破产、多起官司缠身,人也不知所踪。

然而,12年前的2003年,余鸿之凭借深厚的“关系网”,从廉价拿地到投资项目,涉及管材业、旅游、食品、地产等领域,无一不是风生水起。

这一格局突然在2013年下半年发生变故,随着庇荫大树的轰然倒下,余鸿之亦被带走协助调查,短时间内,未完的工程悉数停工、债主上门、旗下企业也濒临破产。

7月9日,长江商报记者辗转找到一位接近该公司的人士透露,曾经跟随他左右的一位副总今年初被离职后一直赋闲在家,该人士一直负责操盘余鸿之的巨额资金,在资本市场上买进卖出。

近几年来,余鸿之的身份也发生诸多变化,从早期以香港火炬集团董事长、香港致诚集团董事长、中国宏大董事局主席公开出现,进而参与当地多家公司的经营并成为实际控制人,编织出强大的财富帝国,如今已是回天无力。

不过,等待他的仍将是如何收拾这一残局。

精心布局

起步于广深、现年53岁的余鸿之早年就读工科专业,有海外工作经历,曾任深圳智信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2003年前后,余鸿之开办弘讯管业。弘讯管业主要从事聚乙烯管材制造和销售,当时余鸿之应是深圳智信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4年,余鸿之控制的Future Advance收购香港上市公司霹雳啪喇控股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中国宏达(即中国基础能源前身),并任董事局主席。

收购之后的中国宏达遭遇经营低谷,财务状况并不好,甚至在2002年、2003年和2004年连续出现3年亏损,亏损额度分别是1280万港币、970万港币和570万港币。

或是上市公司为了实现利好,2004年,中国宏达拟投资聚乙烯管业并注册宜昌富连江公司,注册资金1.2亿元港币,利用中国宏达控股股东Future Advance提供的贷款购买21万平米的工业用地,总价款为2939.08万元人民币。两个月后,此笔款项原路返还给富连江公司,这样中国宏达付出代价极小,将土地揽入手中。

记者了解到,富连江布局完成之时正值国内管材产能需求旺盛之时,到2009年,富连江公司当年实现销售1.05亿元,利税511.14万元,公司预期会实现总产能8万吨,产值10亿元的规模。

富连江公司企稳后,余鸿之的投资逐渐向各个行业渗透,2007年底,余鸿之以香港致诚集团名义取得位于清江上的北纬三十度岛土地开发权,这座岛屿占地面积为31.87公顷,预期投资6亿元,拟打造一座私家岛屿,年接待规模10万人,预计年营收两亿元。

北纬三十度岛是长江支流最大的岛屿。世界地理上神秘的北纬三十度线正好穿越该岛故而得名,这里眼前既有许多奇妙的自然景观,又存在着许多令人难解的神秘、怪异现象。

在规划实施上,该岛主要建设星级生态酒店、会议中心、商业中心、游艇俱乐部、游艇码头及酒店附属的会所相关娱乐康体设施;商务中心计划设置富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品、民族文化纪念品、旅游纪念品展销厅、多功能会所、户外咖啡厅、粤式、川式、日式铁板烧、红酒雪茄吧等各种特色餐厅,以及葡萄园种植区、瓜果蔬菜种植区、陶艺馆等设施。

北纬三十度岛项目也是当地重地招商项目之一,是一个集度假、旅游、会务、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区。

余鸿之随后设立弘健新材料公司,与弘讯管业一样,同属于政府鼓励类项目,此外还介入生态旅游开发以及长江市场经营等。

另外,在能源上也开始布局,在2005年10月,经人介绍,余鸿之结识了某钢铁集团管理层人士。半年后,在矿产资源上的合作得以实现,根据中国基础资源2006年4月21日公告,中国基础资源旗下子公司首控实业及富连江公司与新首钢订立合营安排,合营公司将主要从事矿井勘探及金属和矿物开采,以及采矿副产品处理、销售、出入口。合营公司由新首钢、首控实业及富连江公司分别持有股权48%、27%及25%。

变现路径

北纬三十度岛一度成为余鸿之的私家岛屿。当地知情人士认为,余鸿之正是通过如此用心的人际关系经营来获得更多的资源变现。

余鸿之用豪华游艇接待高端人士,利用高质量的服务吸引客源,让北岛成为劳模疗养中心、机关单位会议必选场所之一。

知情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在这座至今尚未完全竣工的北纬三十度小岛上,当时余鸿之频频与自己需要接触的人士推杯换盏,仅仅一个饭局耗费十来万是常事,最贵的拉菲等国际名酒频频成为饭局必选。

此外,私家酒窖成为北岛酒店最神秘的地方,据传藏有世界级各种名酒,饭局时有点必有。

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当时即便一般客人消费桌席也是1000元起价。私家别墅住宿一般报价在1.5万元一晚。长江商报记者7月9日向北岛酒店咨询称,目前私家别墅报价6000元一晚,一般标间358元一晚,豪华会议室4800元一天。

酒店员工告诉记者,曾经配备的豪华游艇无法接送,只能自费包船。不过据传耗资巨大的豪华游艇,此前早已被债权人扣押。

余鸿之的目的可能并非在此夜夜笙歌,目前多个信源证实,仅仅北纬三十度岛等抵押银行贷款至少1.3亿元,记者通过多方努力,未获得有关方面证实。

7月8日,知情人向长江商报记者透露,有一位接近跟随余鸿之多年的人士向记者转述称,该人士在公司是副总,主要负责操盘余的大量资金,在资本市场买进卖出。该人士大致30多岁,跟随余干了几年,一直负责股市资本操作,至少一个亿的资金量,该人士赋闲在家已大半年。

余鸿之约在2013年10月前后被带走协助调查,旗下企业停滞不前,北岛酒店疲于维持善后,员工今年上半年4个月未发工资,长江商报记者追踪余鸿之控制的北纬三十度、弘健新材料、长江市场等多个企业,未能发现其合理的变现路径。

官司缠身

塑料管业产能过剩导致主营业务为管业的弘健新材料难以为继。

在约2013年10月被协助调查后,突入其来的多起官司和纠纷,旗下一家企业涉及40多条法院信息,余鸿之早已不知所终。

2013年年中,余鸿之控制的弘建新材料公司遇到了资金链问题,先后介入信托和民间借贷解渴。2013年6月,旗下公司弗洛伊德向自然人蔡铭森林借1000万元用于资金周转,但两个月后无法偿还。

几乎同时,山东信托发行“远投7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募资6000万元,并以弗洛伊德商务中心项目土地使用权及在建工程为抵押,抵押率约43.80%;余鸿之提供连带担保责任,此笔信托资金已经在今年6月24到期并出现违约。

弗洛伊德商务中心是余鸿之染指地产的重要项目,该中心土地约于2011年购入,一直未实质性开发。2013年5月21日的招标文件显示,其商务中心1至5号楼及地下室工程施工项目招标控制价为约1.77亿元。

2013年10月11日,自然人杨文志向弗洛依德借款1900万元,由弘讯管业担保,只还款1100万元,余下800万元未按期归还。

2013年10月28日,弗洛伊德与自然人田佳灵签订借款1000万元合同,期限30日,到期后未能如期还款,北纬三十度岛、余鸿之为连带担保方。

余鸿之大胆的想法是通过出售股权及资产获得资金救急。

2013年10月30日,弘健新材料公司与自然人周玉华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将持有的某长江市jigeren qu 场公司67%股权以1340万元转让给周玉华,股权及全部资产的转让款为44000万元,但因公司其他两个国有股东持反对意见而搁浅。

2014的一份民事裁定书显示,中信逸百年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与弘建新材料公司在2013年9月25日签订融资租赁合同,起诉要求弘建公司支付融资租金3191.85125万元及损失。

此外,余鸿之或早与马争分道扬镳,在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间,余控制的弘建公司通过购入设备、再加价转卖给富连江公司的方式谋取不正当利益,被诉至法院造成富连江公司损失3455.2万元。

随后在2014年,富连江公司马争将余鸿之控制的北纬三十度旅游公司及余鸿之以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诉至法院。蹊跷的是,马争在2014年6月26日撤诉,且案件受理费由富连江自付。

余鸿之经历

2004年

余鸿之任中国宏达董事局主席。中国宏达拟投资聚乙烯管业并注册宜昌富连江公司,注册资金1.2亿元港币。

2013年

年中

余鸿之控制的弘建新材料公司遇到了资金链问题。

2013年10月

余鸿之被带走协助调查。

弘健新材料公司与自然人周玉华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但因公司其他两个国有股东反对而搁浅。

余游之用于营接关系和贷款平台的——北纬三十度岛鸟瞰效果图。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