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曾任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主张将邓论载入宪法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沉痛宣告: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万里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7月15日12时5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男,汉族,1916年12月生,山东东平人,193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5月参加工作,师范毕业。1988年至1993年任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1936年后,在东平县做地下工作,任东平县委书记,泰西地委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鲁西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冀鲁豫二、七、八地委副书记、地委书记。
1947年后,任冀鲁豫区党委委员、秘书长,南京市军管会财委副主任、经济部部长、建设局局长。
1949年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副市长。
1966年至1973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
1973年后,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市革委会副主任,铁道部部长、党的临时领导小组组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省军区第一政委。
1980年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农委主任、党组书记,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成员,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绿化委员会主任,国家人防委员会主任。
万里简历
主政铁道部
“不解决派性斗争,铁路复兴无望”
1975年1月18日,在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上,59岁的万里被任命为铁道部部长,整顿当时国民经济最薄弱的首要环节。此时的中国铁路,正处在半瘫痪的状态,党性丧失,派性作祟;指挥不动,调度不灵。号称是大动脉,却不通不畅,恶果已经波及整个国民经济。
面对危局,万里没有让党中央失望,他以一个政治家的敏锐,牢牢地抓住问题的核心,他认为:派性问题是政治问题,不解决派性斗争,铁路复兴无望。很快,在他的主持下,中发(1975)9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铁路工作的决定》经毛主席审阅后,下发实行。
随后,万里携令出京,他以政治家的魄力和果敢,一战徐州,再战郑州,三战兰州,用霹雳手段,果断清剿各种派性力量,拨乱反正,迅速打通陇海、京广、兰新等铁路枢纽。万里提出了“四通八达,多装快跑,安全正点”的口号,人们估计要3年才能整顿好的目标,他力排“四人帮”的干扰,用半年时间就实现了。半年过后,铁路正点率大幅上升,秩序逐步恢复正常,正像毛主席评价万里的一样,铁路开始“日行万里”,成为邓小平治理整顿的“开路先锋”。而万里作为党内一位杰出政治家的形象业已深入人心。
可是不久,随着邓小平的又一次下台,万里再次受到冲击,被剥夺了领导权,被批斗和气得患了重病,住进了北京医院。
安徽改革岁月
民谣称“要吃米,找万里”
1977年夏,被解放出来的万里被分配到湖北省工作。临行前他去看望邓小平,邓小平这时处于半解放状态,已经可以自由行动,尚未公开露面。听万里说要去湖北,他迟疑了一下说:“你不要着急走,再等一两天。”邓去向当时中央的领导人建议,安徽这个“老大难”要有个得力的干部去。于是,万里就转而去了安徽。
1977年6月,万里被任命为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开始主政安徽。3个月后,安徽省委出台了农村工作六条(草案),简称“省委六条”。
“省委六条”吸收有些地方群众的创造,允许生产队下分作业组,以组包产,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广大农民认为“大锅饭”变小了,手脚也松了绑,对此特别高兴。而一些思想保守的领导干部和想多吃多占的基层干部则强烈反对。
不久,全国各地对安徽的批评声此起彼伏,有人说:“干部不是挂羊头卖狗肉,不是嘴上说社会主义,实际干资本主义,不管什么积极性都去鼓励,都去提倡”。也有人告诉万里,一场大论战就要开始了,来势很凶,你可要小心点儿!
“当时真的是谈‘包’色变,群众拿着报纸来找父亲,问他还坚不坚持包产到户。父亲坦然处之,只要群众吃饱饭,挨批斗就挨批斗吧。安徽被斗了两年多,斗得不可开交,最终是邓小平力排众议,才帮助父亲完成了改革。”万里长子万伯翱回忆,“当时父亲还跟母亲说,做好准备再次被打倒,乌纱帽不要了。可奇迹出现了,百年大旱之后第二年出现了丰收。小岗村农民利益和力量的结合,效果巨大。”
在万里的强力推进下,小岗村的大包干经验一夜之间在安徽全境遍地推广,有民谣称“要吃米,找万里”。后来,这个曾经微不足道的小村庄成了中国农业改革开放的一个符号,现在被称为“农业改革开放第一村”。
新中国城建的开拓者
10个月速建人民大会堂
1958年3月,万里调北京市工作,先后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北京市副市长。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了要大规模庆祝国庆十周年、展览我国各方面成就的决定。为此,要建设一批“国庆工程”,这些国庆工程包括“十大建筑”,即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北京火车站、北京农业展览馆、北京华侨大厦、钓鱼台国宾馆、工人体育场。这些重点工程,由总理周恩来领导,万里具体负责。
1958年9月8日,万里出席北京市国庆工程动员大会,阐述了搞好“十大建筑”的重大意义,提出了“高质量高水平高速度完成国庆工程”的目标。会后,根据中央指示,北京市委向各地建筑专家发出邀请信,请他们进京共同研究设计“十大建筑”。
到9月10日,分散在各地的建筑专家已齐聚北京。北京市委要求专家在5天内拿出第一稿设计方案,9月15日如期完成。10月底国庆建筑工程陆续开工。
经过10个月的艰苦奋战,1959年9月10日,人民大会堂正式竣工并交付使用。与此同时,其他几项“国庆工程”也陆续建成。在人民大会堂正式竣工的前一天,毛泽东视察了人民大会堂,当他看到只用10个月13天就完成了比故宫总建筑面积还大的工程,而故宫花了10多年才初步建成时,毛泽东称赞万里:“你是万里嘛!别人是日行千里,而你是日行万里。”
退休三规
不问事、不管事、不惹事
1993年3月31日,万里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岗位上退了下来,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万里年近90岁时,读书、看报还不戴老花镜。
万伯翱说,父亲的养生秘诀是:三打、两看、一接见,即打桥牌、打网球、打高尔夫球,看文件、看报纸和接见客人。
万伯翱回忆,父亲不止一次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对我来说,不问事、不管事、不惹事,就是对当权责任领导的有力支持。”因此,万里给自己作了三条具体规定:不参加剪彩、奠基等公务活动;不再担任名誉职务;不写序言不题词。
万伯翱介绍,父亲退休后生活很有规律,每天午饭后要睡上一觉,一般下午两点钟起床去参加体育活动。每周打三四次桥牌,两次网球,偶尔打一次高尔夫球。万里说,他下来之后,什么职务也不干了,唯独桥牌和网球协会名誉会长,他还愿意当。
万伯翱还记得,2002年春节,他陪父亲最后一次去了广东,有点太阳西下、英雄暮年的意味。万里说他要跟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人民告别一下,之后真的就没再去过广东。
“整个春节在广东父亲只专程看望了两个人,一个是习仲勋,当时习伯伯已经病得很严重了,过春节他早早穿好了红色的衣服、白色的衬衫,等着父亲,他们激动地拥抱。父亲说他来看他的老伙计了,习仲勋纠正他,什么老伙计,是老战友!两人谈笑甚欢。另外一个就是专门在李长春同志的陪同下,去看望了另一位改革开放的大将任仲夷,他们也是老相识了。”
这次广东之行,万伯翱印象最深的是在深圳,他和弟妹及当地领导陪万里去莲花山。对着邓小平的高大青铜雕像,白发苍苍的万里手持鲜花在冷风中深深地三鞠躬。“我从未见父亲对什么人这么敬仰和深情怀念。”万伯翱说。
1992年10月,根据党的十四大重大决策精神和我国改革开放发展进程,万里同志提出修改宪法的建议,主张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载入宪法。(综合新华社、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