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河北银行A股梦缘何摇摆不定

河北银行A股梦缘何摇摆不定

2015-08-17 01:11:26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先遇IPO停滞,又逢市况不佳,再遇IPO暂停,两换上市地点融资仍难如愿

□本报记者 沈佑荣

就在城商行纷纷转战H股市场之际,河北银行却突然“掉头”,将上市地点瞄准A股市场。

8月6日,河北银行召开了201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除审议增资扩股方案、《注册资本变更、章程修改等议案》外,还将审议《关于首次公开发行由H股调整为A股的议案》。

不同于其他准备回归A股的城商行,河北银行的路径颇为奇特。早在2012年,该行就曾发布上市辅导公告。今年3月,该行又宣布发行H股募集资金。刚过5个月,便再度宣布回归A股。

为何颠来倒去变换上市地点?8月13日,长江商报记者联系河北银行董秘赵清辉,得到的答复是“在哪里上市,银行有自己的考虑”。随后,赵清辉以忙为由拒绝透露具体原因。

事实上,河北银行变换上市地点并非孤例,不少城商行也一直在A股、H股之间徘徊。

8月14日,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A股对城商行已关闸8年,让其不得转投H股。但今年以来,H股估值偏低,不少银行跌破净资产。而江苏银行的过会,让一些城商行看到A股开启的希望之门。

然而,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吕勇斌看来,市况不佳、IPO暂停,漫长等候的时间成本会让不少银行等不及。此外,银行“不良双升”、资本约束日趋严格、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等,都会对城商行产生挑战,其上市之路仍存较大变数。

中资银行H股“破净”河北银行变道A股

几经变换,河北银行再次决定重回A股市场。

8月6日,河北银行201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通知显示,临时股东大会除了审议增资扩股方案、注册资本变更和公司章程修改等议案外,还将审议《关于首次公开发行由H股调整为A股的议案》。

不到半年,河北银行上市地点屡次“变脸”,着实让人惊讶。就在今年3月,河北银行2015年第一次股东大会时,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开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议案》及《关于本行转为境外募集股份的议案》等H股上市相关议案。

事实上,早在2012年,河北银行就表达了上市的意愿,恰逢城商行第二波上市排队期,当年年初,河北银行公告称,拟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并于境内上市,并正在接受中信证券辅导,不过,此后银行IPO便陷入停滞。

河北银行为何要频繁更换上市地点?长江商报记者致电河北银行董秘赵清辉,得到的答复是“在哪里上市,银行有自己的考虑”。此后,赵清辉便以忙为由拒绝透露具体原因。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分析,香港市场实行注册制,当初A股银行IPO暂停,河北银行赴港上市是为了尽快上市融资。而此次回归A股市场,可能是出于两地上市对信息披露的要求以及是否有助于监管、政策方面的配套支持考虑,如股权结构等。还可能存在一个融资规模的考虑,在A股上市募集到的资金可能会更多。

今年以来,尤其是7月下旬至今,在港上市的中资银行表现并不出色,多只股票跌破净资产,包括中行、交行等在内,较A股折价率在11%至45%之间。

“H股市场估值偏低,交投活跃性较差,能够募集到的资金不如A股多。”8月14日,一家股份制银行武汉分行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分析,从历史上多家银行上市募集资金规模看,会明显比H股大,能够在A股上市肯定是首选。

中信证券一人士则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今年7月,江苏银行成功过会,城商行上市开闸,让急欲上市的河北银行看到了A股上市的希望。从当下A股市场环境来看,未来A股会由核准制过渡为注册制,政策环境越来越宽松,A股市场灵活性增强,预计未来市场发展前景良好。

长江商报记者查询到,截至2014年12月底,河北银行总资产达到了1818.98亿元,较年初增加297.61亿元,增长19.56%,2014年一年内,河北银行的营业网点增加52家,已经达到177家。根据其规划,河北银行正在环渤海湾进行布局。

“在京津冀一体化快速推进背景下,河北银行区域地位提升明显,上市也需要与区域规划相配合。”上述中信证券人士认为,河北银行选择A股上市有其合理性。

城商行上市“双城记”

其实,像河北银行这样屡换上市地点的城商行并非个例,其中不少也一直在A股、H股之间徘徊。

2007年,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成功登陆A股,无疑刺激了不少城商行的神经。公开信息显示,曾经有40多家城商行准备或有意在A股上市,只是2008年,A股牛市转入漫长的熊市,银行IPO闸门关闭,一些等不及的城商行转道H股上市,如哈尔滨银行、盛京银行、锦州银行、徽商银行、郑州银行等,也有一些城商行因自身内控不严等而暂时退出“上市江湖”。

截至目前,已有盛京银行、徽商银行、哈尔滨银行、重庆银行等在香港上市,重庆农商行也已在H股挂牌交易,而锦州银行等已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

“A股上市无望,只有赴港上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吕勇斌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近几年,银行业竞争加剧,不少银行均在规模上、产业上进行布局,急需大量资金。此外,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速,一些银行的不良资产、不良率呈现双升态势,处置不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等,也需要资金。银行获取资金的来源,除了股东出资、引进战略投资者外,就是发行二级资本债,但最终还是要靠资本市场实现自身资金造血。一些银行实在等不及了,只好转道香港。

“A股上市一等就是8年,太漫长了。”一家股份制银行武汉分行人士感叹,不少城商行为上市准备多年,如股权结构、内部管控、经营状况等方面的问题都解决了,可市况不佳、监管限制等多方面原因,让不少城商行上市遇阻。

不过,赴港上市也并非易事。董登新表示,香港市场与国际接轨,虽然实行注册制,但对股权结构、信批等方面的规定更严格,尤其是国际资本,对国内银行业看淡,导致银行价值低估,这也不利于急需筹资的城商行融资。这些因素可能也是至今仅有盛京银行、徽商银行等少数城商行能够登陆香港资本市场的原因。

今年7月,江苏银行在A股上市成功过会 ,再次激发前往香港上市的城商行回归A股的兴趣,包括已在香港上市的城商行也蠢蠢欲动。

江苏银行招股书显示,将在上交所发行26亿股,总股本不超过130亿股,预计可募资400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准备重回A股上市的城商行不在少数。在H股上市的哈尔滨银行已宣布准备回归A股,安徽银监局6月批复同意徽商银行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上市的请示。徽商银行2013年11月在香港上市,今年5月,徽商银行筹划申请A股上市。

对于众多城商行纷纷回归A股市场,上述股份制银行武汉分行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城商行的初衷就是在A股上市,或者A+H股方式上市,上市主要目的就是募集资金、补充资本。同时,在A

股上市,还能为银行搭建完善的境内外融资平台。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是,目前,大部分城商行主要是立足本地,主要客户群和市场也集中在内地,所以首选当然是A股市场。

上市之路仍存较大变数

虽然都有意在A股上市,但依然难走出“上市难、难上市”困境。

“城商行的上市之路不会太顺利。”董登新认为,江苏银行首发过会,但A股遭遇暴跌,IPO暂停,这也导致江苏银行的A股之路充满变数。即便IPO重启,漫长的排队等候是少不了的,毕竟已有600多家准备上市的公司在排队,等候的时间成本会增加很多。

其实,目前,城商行上市已经陷入窘境。近段时间,市场波动较大,国家护市尚未结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任何一家城商行的市值规模都较大,对市场的影响不容小觑。如A股16家上市的银行,市值规模都很大,都是巨无霸。而城商行本身再融资需求非常强烈。加上等待上市的城商行股权的复杂性和高度扩张的冲动,监管层对此不得不保持慎重。城商行何时能上市,有待监管层考量。

城商行自身的风险一直受到监管层高度关注。早在2011年,监管层就已注意到城商行跨区域扩张所带来的风险,因此限制城商行异地扩张。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速放缓,整个银行业不良资产大幅增加。如果城商行全部进入A股市场,面对的将是全国投资者和全国市场,势必会催生城商行跨区域经营的冲动,显然违背了监管层的意愿,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城商行扩张风险。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相较已经上市的城商行的不良资产和不良率,很多城商行的不良率攀升幅度非常大,不少地方城商行的不良率逼近2%。

“对于漫长等待上市的城商行而言,日子确实不好过”。吕勇斌表示,上市可以增资扩股,补充核心资本和提升资本充足率。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剧、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有商业、股份制银行将业务目标放在了中小企业,城商行的业务发展空间被挤占,上市融资心情急切。

上述股份制银行武汉分行人士也认为,城商行的日子不好过,除了与自身经营能力有关外,同样也受整体金融环境变化影响。目前,经济转型不断深化、资本约束日趋严格、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金融脱媒快速发展等,城商行也将迎来市场竞争加剧和自身转型的双重挑战。中信证券一人士表示,在A股市场上,银行股占比非常大,考虑到当前市场环境和承载压力,江苏银行被暂缓IPO后,会否还有城商行获批仍存悬念。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