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上线针对农村的“为村”开放平台,所有村庄可申请加入
□本报特派记者 张齐琪
8月19日,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铜关村举办了“腾讯为村开放平台”发布会。这一场以“连接为乡村”为主题的发布会,宣布了腾讯公益正式启动“互联网+乡村”行动计划,旨在通过腾讯这个强大的“连接器”,推动乡村借助移动互联网实现跨越式发展。
深山里的第一座“为村”
位于黔东南的贵州省黎平县铜关村由4个自然寨组成,共有居民460户,1863人,侗族占93%。和全国各地的村庄一样,铜关村青壮年普遍外出打工,村民人均年收入只有2800元。
“腾讯为村”开放平台发布会,为什么选在这里举行?
2009年6月,腾讯基金会在贵州和云南启动了为期五年的“筑梦新乡村”项目。虽然一开始就选择了“授人以渔”的方向,但走的还是“捐资助学”的老路子。从2011年起,一个更清晰的脉络被梳理出来:农村发展的整体滞后,是由于“失连”造成的,因信息获取的不对称和资源分配的不平衡所产生的数字鸿沟横亘在城乡之间。为谋求财富,乡村中的青壮年开始向城市迁移,这引发了乡村的空心化进而造成情感的失连,同时也加剧了留守者与信息的进一步失连,更加剧了乡村与财富的失连。这三个失连互相交织,相互影响,日益消磨着乡村的活力。腾讯基金会发现,乡村失联问题单独从任何一个方面入手,都会因遇到其他短板的掣肘而收效甚微,有没有可能通过“连接”,为乡村失联寻找一个更系统而有效的解决办法?
2014年,腾讯在贵州省黎平县铜关村,投入资金、整合各种渠道资源、组织村民用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技术,建造了一组占地46亩,建筑面积5600平方的“铜关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这个博物馆不仅是侗族文化的交流平台,也是铜关村的“一村一品”——吸引更多人来此旅游为村民们创造家门口的收入,在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还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村学校,为更多村庄插上移动互联网的翅膀。
铜关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村级公众服务号,包括村寨通知下发、投票调查、活动召集、物资征集、集资众筹、公共事务意见交流、文化活动分享、特产推荐等工作。
已经在这儿做了五六年扶贫事业的陈圆圆,她的正式身份是腾讯企业社会责任总监。几年来,她几乎每年有一半时间花在黎平做,而另一半的时间,是在深圳找资源。
“你们种的米好不好吃?想不想卖出去?怎么卖?用手机卖。你们今天打扮好漂亮,有没有拍照?拍了怎么发给别人看?用微信发。发给城里打工的儿子媳妇,他们就知道小宝宝长成什么样了。还有刺绣,你们喜不喜欢更漂亮的花样?那就用手机搜一搜,在网上看看别人做的花样,就能做得更好了。”2014年的铜关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开馆仪式上, 她问台下村民,“你们认识我吗?”现场哗的举起一大片手。
如今,你可以看到有村民在微信上推荐自家做的粑粑、米酒、五色糯米饭和五谷鸡蛋;看到不识字的老奶奶坐在小卖部门槛蹭wifi,跟在远方打工的儿子视频聊天;村支书会在村里的微信群吆喝:老吴家丢了牛,有谁看到?很快有村民提供线索,民兵们就在后山截住了被偷的耕牛,偷牛贼落荒而逃……
腾讯在铜关村架设起了资源连接的平台,来自社会各界的资源在这里,还发生了许多奇妙的“化学反应”。
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中心,为铜关村设计了一套VI和智慧旅游服务设计;广州茂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铜关村设计了一套微信智慧村庄运营平台;深圳同乐时光设计有限公司,为铜关村的土特产提供了包装设计;北京构易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为村民设计一栋25万拎包入住的民宿……
而且,所有的资源方都表示不仅仅在铜关村出力,还愿意进入为村资源平台,继续支持以后申请加入为村的村庄。
“为村开放平台”是什么
为村是什么?为村,以“连接,为乡村”作为自己的口号。这是一个用移动互联网发现乡村价值的开放平台,以“互联网+乡村”的模式,为乡村连接情感,连接信息,连接财富。申请成为“为村”的村庄,可以获得腾讯为村提供的三大支持:移动互联网工具包、资源平台、社区营造工作坊。
这三大支持,是为村开放平台 “连接”的方法,陈圆圆总结成“为村三式”。
为村第一式,移动互联网工具包,是以任务设定和案例指引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村庄申请人和村委会成员,学习并掌握以微信群、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功能和基本的运营技巧,高频、高质地实现村里外出和留守成员的信息和情感沟通;高效、透明地实现村务管理、活动组织、通知下达、舆情上传等基层工作的互联网化呈现。
为村第二式——为村资源平台则是通过整合腾讯内外部资源,会聚来自社会各界愿意为村奉献的专业企业和个人专家,并按条件开放给已经掌握并可熟练运用移动互联网工具的村庄,因地制宜地进行资源的连接和匹配,为村庄创造连接信息、连接财富的机会。
为村第三式——社区营造工作坊。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为村团队每个季度都会举办一次社区营造主题的工作坊,选出 6 个对为村前两式能充分演绎并运用的村庄,整合优质且具有实战意义的课程,为他们村庄“一村一品”的商业化,提供专业指导。沟通、财务、商业谈判、项目管理、领导力等等课程,都将以奖励的形式为村提供,而每个季度腾讯基金会都会拿出 100 万元为村创投基金,提供给在商战中胜出的村庄。而这个为村创投基金,最终将开放众筹,让人人都能为自己看好的村庄助力。
如何加入“为村”?
腾讯“为村开放平台”将从贵州出发,为全国更多的村庄提供与时代连接的接口,为村创造更多的连接场景,连接更多的外部资源。
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郭凯天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天,我们搭建为村这个平台,是希望互联网人才和互联网思维能注入农村,盘活乡村中本身就存在的资源,无论是绿水青山,还是风土人情,无论是少数民族山区还是汉族平原,与互联网+的连接都存在着无限可能。我们想要连接和激活的是‘人’,并支持他们做出实实在在的事。”
最直接的问题是,为村平台能为村名带来多少财富?
腾讯为村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做的是连接,我们不是做生意,不是你直接开个店,或者你有一批货要卖,就帮你卖一批货这么简单,而是我们希望让你了解如何利用这个平台,你可以使用这个平台来连接情感,也可以使用这个平台来连接信息,也可以连接财富。”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返乡青年、媒体人、家乡在村庄里就业在城市中的人等,都可以成为“为村”计划的带头人和申请者,通过“腾讯为村”公众号加入。
所有村庄都可以申请“为村”公众号。带头人为村庄建立服务号,需达到相应的关注人数要求(互联网普及度高的村庄为800人,低的地方500人)、推送要求(每月至少三次,至少包括一次村务公开)、阅读量要求及命名规范、栏目设置要求。
完成任务后,需要获得一个县级或以上媒体的推荐信或新闻报道。
腾讯内部资源、外部企业和个人资源将资源无条件开放给村庄,村庄完成资源方匹配的一定任务后获得资源,比如:村内智能手机用户达***,运营商便作为资源方建立5公里wifi基站。
热心于乡村建设的企业、机构、个人都可以讲其核心资源通过为村开放平台对接给乡村,平台将结合资源方的核心能力策划资源整合方案。
opinion
搭建为村这个平台,是希望互联网人才和互联网思维能注入农村,盘活乡村的资源,无论是绿水青山,还是风土人情,无论是少数民族山区还是汉族平原,与互联网+的连接都存在着无限可能。
——腾讯公司副总裁郭凯天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