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讯(记者 张齐琪 通讯员 杜巍 尹亮)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2015年全国早稻面积、总产分别为8573.1万亩、673.8亿斤,分别减少119.3万亩、6.4亿斤,单产略增1.7公斤/亩。而我省早稻生产一枝独秀,面积、总产、单产分别为634.5万亩、50.46亿斤、397.62公斤/亩,分别增加15.9万亩、2.72亿斤、11.8公斤/亩,是全国唯一“三增”的主产省份,面积、总产、单产增量、增幅均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早稻生产的突出亮点。
湖北农业厅相关负责人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省财政每年列支6000万元专项推动水稻集中育秧工程的实施,并于2014年底就将1600万元预拨资金下到了县市。武汉市、天门市、监利县等地自发按一定比例落实配套资金。今年,全省早稻集中育秧栽插大田面积突破300万亩,比去年扩大45万亩,占到总播面的46%,提高4.8个百分点。
我省是传统棉产区,由于棉花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全省减棉增粮趋势明显,近两年全省棉花面积每年调减80万亩左右,所调面积,只要是能“旱改水”的都改种了水稻。在适宜区域推行“早籼晚粳”种植模式,推动双季稻品种品质结构调整,促进晚稻安全生产。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