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6%,比8月大幅回落了0.4个百分点,涨幅重回“1时代”。专家表示,未来物价难以大幅度回升,预计全年涨幅将低于2%。
对于CPI同比涨幅回落的原因,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解读称,主要原因是对比基数较高。去年9月CPI环比上涨0.5%,涨幅相对较高,抬高了今年9月的对比基数,致使同比涨幅有所回落。
民生证券宏观研究员朱振鑫表示,9月份CPI涨幅低于预期,除一定的基数效应外,主因还是食品价格贡献减弱,一方面,猪肉价格9月持续回落,“猪周期”对CPI贡献减弱;另一方面,随着秋冬季鲜菜的上市,鲜菜价格对物价的影响变小。
数据显示,食品价格8月同比上涨3.7%,9月上涨幅度缩窄至2.7%。其中,9月份鲜果、水产品和鲜菜供应充足,价格环比分别下降1.5%、1.2%和1.0%;猪肉价格连续第5个月环比上涨,涨幅为0.4%,比上月回落7.3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4%。对于未来物价走势,分析认为,未来物价难以大幅度回升,预计全年涨幅将低于2%。
朱振鑫认为,考虑到“猪周期”对物价的影响减弱以及实体总需求依然低迷,四季度CPI压力不大,2%或已经是年内高点。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发展经济学系主任曹和平分析,进入四季度,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蔬菜等部分食品价格有望上涨,但整体物价缺乏大幅回升的基础,预计全年CPI涨幅为1.6%,将远远低于3%的物价调控目标。(中新社)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