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前有权重股王者归来,后有小盘股重燃热情,券商激辩12月行情——
□本报记者 邹平
12月的前三个交易日,市场出现“二八”转换现象,以地产、金融为首的权重股有所表现。而到了昨日,快速调整的小盘股卷土重来,在今年的最后一个月内,市场将会如何演绎,各大券商看法不一。
多家券商观点认为,年末市场将震荡上行,蓝筹权重股和成长股会轮番表现,投资者应该在风格轮换中把握机会。
“春季大切换”逻辑进一步确立
国泰君安首席策略分析师乔永远认为,“春季大切换”逻辑进一步确立,存量资金抢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改善经济增长预期,资产配置荒下增量资金入场条件具备,不要犹豫,赶快切换。
乔永远认为,这是存量资金抢跑。他分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驱动增量资金入场。成交龙虎榜显示公募基金与险资参与大盘蓝筹股的积极性更好,这符合风格切换第一阶段的特征,在年末结账的驱动下存量博弈率先抢跑。
对于部分投资者担心增量资金无法入场接力的顾虑,乔永远认为有两点可以排除:第一是资产配置荒的大环境没有发生改变,广谱利率水平持续下行,而A股部分蓝筹股股息率在大类资产配置中的吸引力逐渐上升;第二更重要的是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显著提升市场对于增长目标和政府稳增长力度的认识,驱动社会资金提升风险偏好入场买入地产产业链及高股息率蓝筹股。
不过,对于金融地产异动的看法,海通证券的看法更为独特,认为这是市值异象的岁末季节效应。
海通证券解释,所谓市值异象是指小市值股票相对大市值股票具有显著溢价,市值异象是A股市场中最显著的异象之一。2005年以来,基于市值异象的简单投资策略能够提供年化接近50%的绝对收益。然而研究发现,在临近岁末的12月份,市值因子的选股策略大概率失效,甚至在某些年份出现明显的大小盘反转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市值异象的岁末季节效应。
海通证券认为,市值异象的岁末季节效应与市场风险偏好变化、投资者行为等因素息息相关,而年底投资者基于流动性配置需求的投资行为是引起该效应的潜在原因之一。
海通证券指出,股票流动性与市值高度相关。一般大市值的股票具有更好的流动性,而小市值股票的流动性相对较差。如果投资者在年底更加青睐高流动性股票,对大市值股票无疑是有利的。而即使在大市值股票中同样存在着流动性差异,这个逻辑如果成立,那么在大市值股票中流动性更好的股票理应获得更高的收益。研究发现,12月份高流动性的大市值股票其表现确实优于低流动性的大市值股票,同样的现象还出现在1月与6月。
银行地产后市谨慎乐观
对于银行股和地产股的后市,分析师们也表示谨慎乐观。
华泰证券分析称,人民币国际化将是近年银行股最大主题。逻辑一是对于未来配置人民币股票资产的境外资本,银行股将因其估值低、体量大、流动性好、回报高而受到青睐;逻辑二是人民币国际化下一步推进必然有资本账户的进一步开放,国内金融体系与境外金融体系的加速融合,外资进入设立银行等金融机构已在北京进行试点,“鲶鱼”将激发银行加速改革转型适应市场化竞争同时拓展海外市场;逻辑三是历史数据显示,人民币国际化的实质推进能有效催化银行股行情。
国金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马鲲鹏看好银行年底行情,其认为地方债务崩盘风险消除后,1倍PB是银行股估值铁底,预计至今年底,板块向上空间30%,2015年PB回升至1.3-1.4倍,2016年PB回升至1.2-1.3倍。
“对于银行这种几乎不可能精准择时和踩点的板块,最佳策略是当下建仓并持有至年底。行至今日,行情发令枪已响,还在犹豫和纠结什么呢?”马鲲鹏称。
风格仍将不断轮换
中信建投研究员安尉认为市场将由前期的稳步上涨转为以调整震荡为主。
在12月市场震荡调整的判断下,安尉看好两大类板块机会。一是成长股的估值切换,看好有业绩支撑、估值合理的白马成长;二是有涨价预期、新兴需求和供给收缩的早周期行业。行业配置上通信、电子、生物医药、化工、有色、公共事业会相对占优。
12月月度主题,安尉首推三产联动、农业现代化主题,此外还推荐互联网彩票主题和年报高送转概念。
乔永远表示,增量资金有望在包括房地产扶持在内的稳增长加力下提前入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或成“春季大切换”导火索。乔永远建议增持地产水泥金融“三剑客”。
乔永远给出了以下组合:房地产板块推荐龙头房企(保利地产、招商地产、万科A、华侨城A);水泥板块推荐区域品种宁夏建材、冀东水泥、亚泰集团;金融板块中券商股弹性最佳,如东方证券、华泰证券、广发证券、山西证券。
主题投资乔永远认为要重新重视财政和对外开放布局发力的领域,一是十三五规划之美丽中国主题,也是财政政策发力重点领域,看好环保(雪迪龙、津膜科技、高能环境)+碳交易(凯迪生态、迪森股份)+新能源;二是优化对外开放布局的桥头堡自贸区,看好有望率先获批的第三批自贸区重庆(重庆港九)+北部湾(北部湾港)。
国联证券研究员陈晓指出,目前来看市场对于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出台政策利好抱有较大的期待,同时年内成长股和蓝筹股板块的涨幅相差过大,临近年底低估值蓝筹股有望获得新增资金亲睐,当前布局方向,可向低估值、政策超预期的二线蓝筹品种靠拢。
陈晓认为投资者可关注受中央经济会议召开,房地产去库存化政策预期强烈的地产板块;此外,11月QFII与RQFII新增170亿元人民币,外资一般青睐低估值、高分红的蓝筹板块,此外改革仍是当前主线,滞涨的国企央企改革品种可逢低调仓布局。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