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2015年《中三角蓝皮书》发布,聚焦新型城镇化建设
本报讯 (记者 刘亚丹 通讯员 李美虹)《中三角蓝皮书: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报告(2015)》26日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蓝皮书聚焦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到2020年,长江中下游城市群要力图达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
去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于全国
蓝皮书由总报告、专题篇和城市篇三部分组成。蓝皮书指出,虽然长江中下游城市群2014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5%,略高于全国的54.77%,但是相比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城镇化水平还有待提升。到2020年,长江中下游城市群要力图达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5%。
蓝皮书主编、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介绍,2015年《中三角蓝皮书》聚焦新型城镇化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在已经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努力打造全国“两型”社会试验区、全国“五化协同”示范区、中西部“就近城镇化”先行区,建成全国经济新增长极和全国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
缺乏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报告在专题篇中具体分析了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几个次区域——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其中,武汉城市圈有城镇400多个,除了武汉市之外,大部分地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缺乏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中特别提出,武汉城市圈需要尽快解决通信同城化、交通一体化、产业一体化、生态文明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等问题。尤其是通信一体化,是武汉周边8市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
城市篇中,报告则介绍了襄阳、宜昌、荆门、黄冈、岳阳等市在新型城镇化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发展前景。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