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中国经济强村喜忧参半

中国经济强村喜忧参半

2016-02-15 02:36:36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记者 尹永光 实习生 范维雅

作为中国十强县中的榜首,江苏省江阴市相当一部分经济指标是由下属的华士镇华西村贡献的。公开数据显示,江阴市2014年的地区生产总值为2754亿元。2012年华西村的生产总值为580亿元,尽管此后华西村不再对外公布生产总值,但其占比可见一斑。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数据后发现,以华西村为代表的中国经济强村们,在成为地区的焦点、中国的骄傲之后,尽管当前出现集体经济衰退、旗下上市公司业绩惨淡的状况,但从这些名村发展、巅峰和衰落的过程中,仍然可以感受到它们在市场浪潮中一路搏杀的坚毅。

A.经济强村当前陷亏损隐忧

就2014年度而言,四大经济强村的经济数据仍然是惊人的,其资产规模轻松秒杀相当一部分县市。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数据之中透露出的经济名村的隐忧,如近几年华西集团营业收入近几年持续下滑,2014年韩村河村陷入亏损,实际上,随着2015年韩村河村旗下韩建河山业绩预减,其亏损幅度可能会进一步加大。

四大经济名村2014年营收情况(单位:万元)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

华西集团

总资产4556215营业收入2549028净资产1655376净利润48560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

九星控股

总资产不详营业收入不详净资产231747净利润36154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沈泉庄村

华盛江泉集团

总资产1490000营业收入4501700净资产510000净利润不详

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村

韩村河村实业总公司

总资产56941.70营业收入不详净资产48452.22净利润-4.68

B.工业化曾助经济强村崛起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数据后发现,经济强村之“花”渐次开放背后,正是经济强村们拥抱工业化的过程。另外,在这些经济强村发展壮大、迎来巅峰并逐步衰落的过程中,同样可以看到中国经济热点的变化,从手工业、重工业、能源业、房地产业一直到金融业。

经济名村发展历程

华西村

1994组建华西集团公司,最终完成工业化的资本积累

1999华西股份挂牌上市,实现工业集体经济的转型与腾飞

2013化纤经营出现困境,试图将码头和矿山作为发展重点

2015密集筹划并于年底高调宣称建立金控平台

韩村河村

1978时任韩村河村书记田雄带领村民组建韩村河建筑队

1984韩村河建筑队在北京承建的第一个大工程紫玉饭店提前15天竣工,名噪京城

2006韩村河村开始“二次创业”, 逐步形成了房地产、建筑施工和输水管业等三大主导产业

2015韩建河山上市

沈泉庄村

1992沈泉庄村成立临沂市华盛集团总公司(原华盛江泉集团)

1999临沂市华盛集团总公司旗下江泉实业上市

2002集团被核准为国家级集团并当选全国500强企业

2015华盛江泉出让持有的江泉实业股份,退出上市公司

九星村

1998九星村办起五金、食品、南北干货、胶合板、农副产品五大批发市场

2005九星村完成了对其20%资产的股份制改革试点,全体村民3757人变成股民

2008上海九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人民币44288万元

2014九星转型方案初步拟定

C.村控股上市公司大多业绩惨淡

2015年年中更换大股东的江泉实业(600212.SH)实际上已经不能称为村级上市公司了,除此之外,A股一共有4家实际控制人为村的上市公司,华西股份、韩建河山、南山铝业和航民股份,尽管南山村和航民村并不在此次长江商报重点报道的四大经济名村之列。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上述4家上市公司,除了航民股份营收、利润持续增长外,其他3家均业绩惨淡,近3年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低于6%。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