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阿里健康“对飙”19家药店

阿里健康“对飙”19家药店

2016-02-26 01:02:07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被要求彻底退出药品信息化监管

本报讯(记者 张齐琪)阿里健康与19家连锁药店的对峙仍在继续。自2月23日,阿里健康宣布向国家食药监总局移交药品电子监管网系统后,国内19家连锁药店为国家食药监总局“点赞”,并发表联合声明,要求包括“全面取消现行药品电子监管码”以及“阿里健康彻底退出药品信息化监管”。

昨日,阿里健康在回复长江商报记者的声明中表示,“对于挟公权和舆论行一己之私,对阿里健康进行‘窃取数据、不公平竞争、绑架公权力’等莫须有的攻击,我们将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

阿里健康被指数据信息垄断

1月25日,湖南养天和大药房委托律师将诉状递交到了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告上法庭,指责食药监总局通过行政违法行为与阿里强推药品电子监管码。

电子监管码是贴在药品包装上,它实现了药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与追踪,不管药品最终流通到哪里,都可以在系统内查询到生产、流通、消费等所有的信息。2008年,国家质检局和国家药监局分别在食品和药品领域推行电子监管码。制定了标准后,国家质检局选择了中信国检作为合作方,负责具体实施,而药监局则选择了中信21世纪。

2014年,阿里巴巴联手云锋基金注资1.7亿美元拿下中信21世纪54.3%的股权,成为中信21世纪的实际控制者。中信21世纪随即被阿里巴巴整合后更名为阿里健康,药品的电子监管码运营权就到了阿里健康手中。

养天和起诉国食药监总局一事,在国食药监总局连发两文表示暂停执行药品电子监管有关规定的回应中得到了阶段性的结果。2月23日,阿里健康宣布,启动向国家食药监总局移交药品电子监管网系统事宜。

不过,随后的2月24日,老百姓大药房、一心堂、益丰大药房、漱玉平民大药房等19家连锁药店就关于药品电子监管码问题联合发表声明,建议“阿里健康彻底退出药品信息化监管,而非形式上的药品电子监管码运营权移交。对于药品溯源信息化第三方机构应该为不涉及医药服务的内资机构或者国企”。

此次事件,部分药企提出异议的最大原因是“同行管同行”。一心堂总裁赵飚在微博中表示,阿里健康以药品经营企业的身份来监管整个中国医药行业,其所拥有的双重身份明显涉及不正当竞争和信息垄断,同时关乎国家数据安全,在大数据时代,数据资产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最核心的资产,把这样核心的资产交给一家企业拥有和管理,无疑留有后患。他还表示,仅仅收回阿里健康的系统运营权完全没有意义,其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

阿里健康:坚持找假药的“麻烦”

对于以上质疑,2月23日,阿里健康在长达2000字的声明里表示,自阿里巴巴入股中信21世纪以后,在持续亏损状况下,仍然投入近亿元资金,对原有药品电子监管网基于云计算进行技术架构改造,提升药品电子监管网的系统处理性能、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2014年,药品电子监管网通过公安部信息安全等保三级测评,进一步确保了国家产业信息安全和稳定性,药品电子监管网技术有了跨越式的提升。

“我们知道,任何改革和创新都要付出代价,因为我们理解,所以我们接受。早在1月底,阿里健康已经与国家食药监总局开始组建联合工作小组推进移交药品电子监管网系统事宜。”阿里健康在声明中称:“我们坚信大数据是杜绝假药问题的正确方向,我们投入近亿元杜绝假药的这一努力,给假药找‘麻烦’,也给自己找‘麻烦’。”

同时表示,“对于挟公权和舆论行一己之私,对阿里健康进行‘窃取数据、不公平竞争、绑架公权力’等莫须有的攻击,我们将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