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月27日乍暖还寒,恒大集团30亿结对帮扶毕节大方县的脱贫攻坚战全面开启,“量体裁衣”式的精准扶贫 “春风”溢满大方县,40项重点工程和200个农牧业产业化基地项目同时正式开工。
授人以渔因地制宜除穷根
以前传统的社会扶贫主要是捐钱捐物,只注重“输血”而忽视“造血”,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的全面稳定脱贫问题。实际上,“授人以鱼”远不如“授之以渔”。
扶贫切记喊口号。扶贫工作应找准扶贫路子,因地制宜的谋划脱贫致富之法,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恒大结对帮扶毕节大方县,结合恒大企业自身的产业特点,实施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吸纳就业扶贫、发展教育扶贫和特殊困难群体生活保障扶贫等一揽子综合措施,做到了扶贫对象精准、措施精准、模式精准。
针对大方县175个贫困村,恒大制定了详细的“三年计划”,预计到2018年底实现大方县18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
此次恒大12亿首批援建的40项重点工程涵盖了移民安置区、学校、敬老院等基础设施,投资3亿首批援建200个农牧业产业化基地中,包括养殖基地、蔬菜种植基地、中草药种植基地等,这些工程在年底集中投入使用,将形成极大的产业力量,真正起到扶贫“造血”功能。
家国情怀 责任企业树楷模
2015年底,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五个一批”工程,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正式吹响了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号角。
据悉,十数年来,恒大先后在民生、教育、体育、文化等社会慈善公益事业捐款100余次超25亿元。为构筑和谐社会、促进民生发展,恒大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迅速行动,不仅参与到这场战役中,更选择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艰巨的大方县,结成帮扶对子,踊跃参与脱贫攻坚战,体现了恒大强烈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
借助自身在产业布局、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优势,恒大通过一揽子综合措施,满足扶贫的各层次、各方面的要求,并通过跟进发展、跟进帮助的方式,确保完成精准结对帮扶的任务。在企业自身健康发展的同时,全面推行扶贫事业真正落地生根,也为民营企业参与扶贫攻坚战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和提供了好的范例。文/胡晓莉
看望一对一救助的贫困孤儿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