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湖北大力推动马铃薯主粮化,共生产和销售马铃薯主食产品2528吨
本报讯(记者 杨玲玲 张齐琪 通讯员 张劲)土豆热干面、土豆面条、土豆包子……3月18日,湖北省农业厅举办的马铃薯主食产品推介暨体验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尝鲜购买。
同时,记者从湖北省农业厅获悉,截至目前,湖北共生产和销售马铃薯主食产品2528吨,在马铃薯热干面、馒头、挂面、复配米等主食产品研制和产业化生产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马铃薯系列食品即将上市
18日下午,记者在省农业厅院内广场看到,往热干面里配入25%的马铃薯粉,就成了营养更为丰富的马铃薯热干面。同时,马铃薯年糕、粽子、麻花等复配食物纷纷亮相,赢得附近居民争相试吃购买。
据介绍,按照“大食物、大粮食”的理念,湖北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发出多元化的马铃薯主食产品。即日起,马铃薯热干面、马铃薯馒头、面条、糕点、复配米等多种主食将在全省范围内陆续上市。
不过,目前加工原料马铃薯全粉依然偏贵,每吨单价1万元以上,是小麦面粉的2至3倍,比马铃薯淀粉也要贵接近1倍。“如何降低马铃薯全粉成本?这需要从工艺和设备上加紧研究。”湖北省农业厅厅长戴贵洲称。
同时,他认为,还应看到马铃薯产业开发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例如,适合主食加工的专用品种缺乏;自产脱毒种薯严重不足;农机农艺深度融合不够;鲜薯贮藏能力亟须提升;主食产品研发起步晚,产品不够丰富;消费人群不广泛,市场还需扩展等。湖北应抢抓机遇,打造小康社会主食文化,加力推动马铃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马铃薯产业迎来重大机遇期
和500多次粉,尝上千碗面,自2013年底开始,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张泓和他的研究团队,为把土豆变成主粮付出了不懈努力。
我国在去年启动了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动马铃薯成为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张泓提出,“农业部将湖北纳入全国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的第一批9个试点省份之一,将武汉市列入第二批7个重点推进城市之一,突显了湖北和武汉在全国的重要地位。”
然而,湖北并非国内土豆主产区,为什么会大力推广土豆?
对此,张泓回复称,传统主食大米和面粉的营养存在于糠、麸皮上,而精细化加工往往容易把营养部位去除。马铃薯则不一样,营养全在肉里,去皮不影响营养摄入。它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质元素等,能很好地弥补精粮缺失的营养。而且,马铃薯种植简单,又节水节药节肥。
据统计,2015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379.9万亩,同比增加20.6万亩,再次刷新历史最大种植面积纪录。当前,我省正处于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期。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