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产能“任性”扩张代价大

产能“任性”扩张代价大

2016-04-11 00:57:35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产能“任性”扩张的背后,既与企业不重视创新、缺乏对市场形势的科学判断有关,也与一些地方政府的狭隘政绩观有关。去产能的过程艰难而缓慢,代价十分沉重。因此,在扩产能的过程中,必须慎之又慎。

近段时间,火电装机过剩引发各界关注。有研究机构指出,随着我国火电项目的快速增长,“十三五”期间将造成超过2亿千瓦的装机过剩。

产能“任性”扩张的背后,一方面,与企业不重视创新、缺乏对市场形势的科学判断有关。作为市场主体,企业受粗放型发展惯性的影响,习惯于跟风模仿、决策随意、盲目投资,导致大量低效产能占据着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也与一些地方政府的狭隘政绩观有关。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财税收入,在招商引资中缺乏对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产业基础和市场形势的通盘考虑,“捡到筐里都是菜”。

但是,扩产能易,去产能难。一旦产能饱和甚至过剩,去产能就要面对处置资产、银行贷款等一系列问题,这一过程艰难而缓慢,代价十分沉重。因此,在扩产能的过程中,必须慎之又慎,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最终造成产能过剩积重难返。为此,政府和企业都要做些事情。

对企业而言,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避免拍脑袋决策;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不能再在低层次产能过剩领域拼竞争、求发展;强化产品创新和服务意识,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实现差异化竞争。

(经济日报)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