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当前,债券市场发展正迎来新的机遇,展现出广阔的前景。
根据日前公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勾画的未来5年我国金融改革开放蓝图,着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构建结构平衡、可持续的金融体系是重要内容。而债券作为重要的直接融资工具,也将为支持实体经济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规模庞大和日趋成熟的债券市场将成为健全货币政策新框架和扩大资本市场开放等的重要抓手。
首先,债券市场规模将快速扩大,并将推动评级业的发展。
“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完善债券发行注册制,这将会大大促进债券市场规模的扩大。我国证券发行制度改革的总体方向是从行政审批转向注册制。债券的投资风险低于股票。2007年中期票据实行注册制发行以来,从无到有,已占据债券市场1/3规模,说明注册制有利于企业债券市场扩大规模。
从长远看,债券市场的注册制顺应了市场扩容的需要,有利于债券市场的深化,有利于提升直接融资比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融资效率,利好实体经济的发展。到2020年,我国债券市场的体量有望达到90万亿元左右。债券市场的发展也将推动评级业的快速发展,并有利于打破国际信用评级业过于垄断的格局。
其次,债券创新产品大量涌现,进一步满足多样化需求。
“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开发符合创新需求的金融服务,稳妥推进债券产品创新,推进高收益债券及股债相结合的融资方式。”“十三五”期间,债券市场创新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以资产证券化产品、私募债为代表的创新债券产品将逐渐进入市场。近两年我国资产证券化出现爆发式增长,2015年债券市场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量接近6000亿元,超过之前10年资产证券化规模的总和。预计在“十三五”期间,资产证券化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速,资产证券化产品成为增速最快的债券品种。同时,债券衍生品的种类快速增加,利率远期和债券期货等产品使得债券市场的跨期交易策略更加丰富,也能提高债券市场的活力。(金融时报)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