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国际油价均价破“地板价”,业内预计上调将超六成
本报讯(记者 黄聪)国内成品油调已遭遇“六连停”,此前曾有业内人士预测,“七连停”或在眼前,然而这一猜测可能有变。昨日,多家咨询机构分析师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受国际原油近两日宽幅上涨影响,目前原油均价突破40美元/桶的调价下限,“七连停”有可能就此终结。
截至昨日收盘,WTI 5月交割的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55美元,涨幅3.8%,报42.63美元/桶;布伦特6月交割的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85美元,涨幅超过4%,报45.88美元/桶,美油、布油均涨至5个月来的最高位。
新华(大庆)国际石油资讯中心分析师蒋冰认为,因产油国科威特石油工人罢工,国际油价继续上扬。国内成品油市场整体交投清淡,预计国内市场后期以稳为主。
安迅思成品油行业分析师杨丹表示,尽管科威特石油业罢工暂时结束,但不排除未来仍有罢工可能,这成为推动油价上涨的另一要素。
中宇资讯分析师孙晓飞表示,美国上周原油库存增幅小于预期,同时精炼油库存和汽油库存双双下降为油价提供了有效支撑。成品油地板价打开几成定局,国内油价将迎来年内首次上调。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张斌表示,国际原油均价现已突破“地板价”,此轮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为大概率事件,目前来说概率超过60%。
隆众石化通成品油分析师薛群则表示,根据我国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规定以及主要原油品种价格分析,本轮成品油价格上调或者不调的几率均存在。由于在定价机制中并未明确指出地板价是参照何种原油品种,所以当前部分原油价格突破了40美元仍然不足以作为能否开启的判断标准。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