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债市杠杆风险应提早防范

债市杠杆风险应提早防范

2016-04-22 01:20:18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发生于2015年的A股异常波动充分展现了金融去杠杆的巨大破坏力。在A股异常波动余波未平之时,国内债券市场杠杆率已明显上升,未来出现快速甚至无序去杠杆的风险已隐然浮出水面,需要各方高度关注。

债券投资者主要通过“回购养券”的方式来加杠杆。在债券市场中,短期资金拆借大量通过回购来进行。要借钱的机构将其手中的债券质押给资金借出方以换取资金,并同时约定在未来某日期偿还本息,并同时返还质押的债券。这样,资金融入方相当于以债券作为抵押物,获得了短期抵押贷款。回购融入资金可被用来购买更多债券。而买到的债券又可以被当成抵押物再次做回购来借入更多资金。如此循环下去,投资者可以用回购借入大量短期资金,购入远多于其自有资金规模的债券数量,从而建立起很高的杠杆。

当然,回购养券这种债市加杠杆方式有其风险。简单来说,它是通过借入短期资金来买长期债券,本质上是挣的期限错配的钱。这种杠杆对短期利率的变化尤其敏感。如果短期利率明显上升,投资者借入短期资金的成本就会迅速增加,从而容易引发投资者主动或被动地快速去杠杆——快速卖债来偿还短期借款。在严重的情况下,投资者持有的长期债券可能无法迅速变现。此时,为了保证其短期资金链的接续,投资者会愿意出极高的短期利率来争抢市场中的资金,从而导致短期利率恐慌性飙升。

从中债登月度公布的债券托管数据来看,债市的杠杆风险已经不小,需要加以重视。在实体经济明显复苏,大量资金脱虚入实之时,债市高杠杆维持下去的难度越来越大。基金被迫进入快速去杠杆乃至无序去杠杆的可能性正在上升。那样的情况一旦发生,带给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冲击将远大于去年的股市异常波动。毕竟,股市融资量占整个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还不到5%。但是债市(尤其是银行间市场),却是全社会流动性的总源头。

应该说,当前债市的杠杆风险还没有达到去年6月A股市场那种危如累卵的地步。通过政策调控来引导债市平稳着陆的时间窗口仍然打开着。当前,监管者需首先摸清各个机构的杠杆状况,识别出风险点。对那些杠杆率明显偏高的机构可以加以警示和指导。此外,过于平稳的短期利率是催生金融加杠杆的温床(2013年6月“钱荒”之前的一年就是前例),所以可以适当增加短期利率的波动性,通过市场力量来抑制加杠杆行为。(经济参考报)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