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新闻背景】
长春市民张女士的公婆最近一直在去火车站前一家宾馆“听课”,听完课老人总会花高价购买一些所谓的保健品,虽然每次都有赠品,但赠品并不值钱。在她和丈夫去劝说老人时,老人大发雷霆,张女士很苦恼,希望大家能帮她出出主意。
子女多陪伴老人是一种方法,劝说老人时也应该讲究方式方法,这样的道理、提倡并没有错。然而,要让子女的陪伴和保健品的营销PK,结果常常会是无力的。子女们都有自己的工作,也会一定的社交,所以,陪伴父母的时间必然是有限的。保健品营销者,每天琢磨的就是这样的事儿,甚至,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个“团队”。在这个讲求合作的年代,单枪匹马的子女要想凭一己之力,站胜一个不断“改进“的职业团体,胜算渺茫。
那么,面对保健品亲情化营销的陷阱,我们是否就无能为力了呢?答案也不是。在多一些时间陪父母的前提下,及时举报,可为釜底抽薪之策。消协人士表示:这些活动往往是流动的,如果没人举报是很难发现的。因此,主动举报这类营销陷阱,让父母面对真相,或许是不错的方法。(光明日报)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