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新闻背景】
6月12日,在2016陆家嘴金融论坛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吴晓灵表示,“我们的金融产品非常复杂,金融专业人士都弄不明白”。
应该说,金融产品过于复杂,是金融行业失范的一种外在表现。这种现象来源于金融机构等拥有较大话语权的市场参与者,其利益冲动缺少监管、约束,导致金融产品与金融创新和实体经济的真实需求相去甚远。
金融产品过于复杂,并非不可以从金融创新的角度来观察,而在这个角度上,其所反映的则是金融创新的形式化。从根本上讲,金融创新是一种市场行为,而当行政对市场的干预过度或不当,或者市场的监管部门不能有效、正确地行使其监管职能,所谓的金融创新就容易流于形式。
金融产品过于复杂,对金融风险的管控提出了挑战。从美国经验看,无论是20世纪30年代由股市崩盘引发的大萧条,还是2008年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均始于金融危机,这充分说明了管控金融风险的重要性。与此同时,金融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美国的次贷危机以及去年我国的股市动荡,都暴露出了一些金融产品过于复杂而又疏于监管的问题,这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高效的金融市场需要顺畅的金融机制,而过于复杂的金融产品必然反映着金融市场的扭曲。就我国而言,只有为金融监管赋能,以真正的监管取代行政调控,给市场更多的自主权,才能理顺机制,还原金融本来的简单。(京华时报)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