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今年3月国家启动长江沿线崩岸整治,长江中下游沿线崩岸整治已基本完成
□本报记者 徐靓丽
今年3月初,长江防总在汛前检查中发现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5省长江河道崩岸险情较严重,共排查确定了影响今年安全度汛的长江中下游干流崩岸险情83处、长52.2公里,随后国家启动长江沿线崩岸整治。
受史上最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今年长江汛情特殊,长江防总等部门预测今年长江防汛形势严峻,长江沿线各级都在备战防汛,治理长江中下游崩岸问题显得尤其重要。目前长江沿线崩岸整治如何?长江商报记者进行了探访,发现长江沿线崩岸整治工作基本完成。
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袁俊光近日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湖北长江沿线崩岸整治基本完成。长江水利委员会防办主任陈敏则称,长江沿线崩岸整治截至5月底,湖南省已全面完成,江西省基本完成,安徽、江苏两省正在组织实施。
长江崩岸考验长江防汛
今年3月初,长江防总在汛前检查中发现,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5省长江河道崩岸险情较严重,共排查确定了影响今年安全度汛的长江中下游干流崩岸险情83处、长52.2公里。其中一些崩岸险情不仅影响今年安全度汛,还有可能造成长江河势剧烈变化等后果。
何为崩岸、湖北为什么有崩岸的情况?“‘先天不足’、‘后天受害’。”湖北省防办专职副主任徐少军17日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用这两个词解释了湖北崩岸的由来。崩岸是冲积平原河流水流与河床相互作用的产物,是正常的自然现象,自古有之。湖北省长江、汉江干流岸线较长(长江中游90%的岸线在湖北,汉江中下游岸线全部在湖北),崩岸现象比较突出。受局部强降雨与上游“清水下泄”的影响,每年均会出现新的崩岸险情。
护岸工程是个动态工程,需要连续不断地维护才能保持稳定。近年来,随着长江水情变化,中下游水沙条件发生了较大改变,引起河道崩岸险情呈现多发态势。长江水利委员会泥沙专家分析认为,上游“清水下泄”、河道冲刷剧烈导致岸坡失稳。此外,2010年以来,长江连续遭遇较严重汛情,近岸河床冲刷严重,部分老险工险段在较长时间较大流量冲刷下也容易出现新险情。
4月下旬,国家防总、水利部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推进长江崩岸治理和应急度汛现场会,会上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指出,国家早已对长江中下游干流堤防和河道进行了大规模治理,有效维护了河势和岸线的总体稳定。但由于长江中下游是典型的冲积性河道,河流迂回曲折、洲汊纵横,坐湾冲刷剧烈,崩岸时有发生。特别是近年来中下游水沙条件发生变化,局部河段河势调整有所加剧。加强长江崩岸治理和应急度汛工作,对确保长江度汛安全、完善流域防洪减灾综合体系、保障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长江水利委员会防办主任陈敏6月6日向媒体发布今年长江防汛形势时说,长江委4月及时向水利部报送了《关于帮助解决长江崩岸应急治理经费的请示》,并提出了建立长江崩岸应急治理抢护机制建议。在国家防总、财政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中央财政以财农〔2016〕33号文下达了长江崩岸应急治理资金1.5亿元。同时,江西、湖北、湖南等省级财政在中央财政特大防汛抗旱补助经费的基础上,自行安排筹措省市配套资金共计7800万元,用于今年安全度汛的崩岸应急治理工作。
湖北已完成90%重点崩岸应急整治
5月上旬,国家防总、水利部在武汉组织召开了加快推进长江崩岸治理现场会。长江防总办公室组织中下游五省全力做好长江崩岸应急处置工作。
荆州长江局石首分局告诉长江商报,历史上的荆江河段一直存在上游洪水来量过大、地质条件差、堤内地势低、堤防历史长、下荆江蜿蜒摆动等隐患,在1999年实施集中整治后,河势才趋于稳定。
荆州长江局石首分局相关负责人说,北门口崩岸滩涂从原来距堤1000多米缩短至最窄处35米,已危及堤防安全,1999年以前整治了3公里,今年又整治了2公里,还有3公里急需整治。同时,北碾子湾又新增了5处崩洼,合作垸1700米的崩岸仍在扩展。5月12日,施工人员入住北碾子湾整治现场,每天持续工作10小时以上,完成了北碾子散铺石的全部工程内容,水下抛石以1400立方米/天的进度施工。荆州长江局石首分局相关负责人说:“到5月23日,北碾子湾崩岸整治576米共完成土方开挖818立方米,散铺石295立方米,水下抛石14637立方米,已全部完工。”
像石首这样的情况,同样在黄冈江咀、嘉鱼新洲等地展开。湖北省防办专职副主任徐少军表示,2016年汛前湖北省共有江河崩岸147处、长53.1公里,其中长江65处、长24.1公里;汉江及其他重要支流82处、长29.0公里。其中可能影响江河干流堤防安全或河势稳定的长江、汉江及重要支流的崩岸共111处,其中长江49处,汉江及其它重要支流62处。为保障防洪安全,湖北省对上述111处江河崩岸分期分批实施了治理。
据介绍,目前,湖北省111处崩岸共完成水下抛石48.8万立方米,占计划量的83%,其中监利熊家洲、黄冈江咀、嘉鱼新洲等69处崩岸的应急水下抛石整治已完工,其他42处正在进行加紧实施,计划6月底完成水下抛石应急整治措施。受汛期高水位影响而不能实施的水上护砌及加固工程待汛后实施。
湖北省防办专职副主任袁俊光6月17日告诉长江商报记者,今年以来,湖北省治理崩岸的力度空前。中央财政安排6000万元、湖北省财政安排5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崩岸险情治理和应急抢险,截至6月16日,78处重点崩岸已有69处完成应急水下抛石任务,完成总量占计划量的90%,完成投资5715万元。
治理效果如何?徐少军说,长江河道崩岸的治理,主要包括以保障年度度汛安全为目的的应急整治和综合治理两个方面,前者规模小,以固脚为主,后者的目标是彻底脱险。近些年来,湖北省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综合施策,加大崩岸治理力度。
实际上,湖北一直坚持治理长江崩岸。徐少军介绍,“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共拨付应急补助资金1.07亿元,安排崩岸应急整治201处、长度54公里,确保了度汛安全。今年以来,为应对长江可能遭遇的严峻汛期,通过省财政专项经费、中央特大防汛补助费共安排1亿元用于111处崩岸进行了应急整治,保障防洪安全及河势稳定。
不仅是湖北,长江各地都在加大长江崩岸治理力度。长江水利委员会防办主任陈敏称截止5月底,湖南省崩岸应急治理任务已全面完成,江西省基本完成,安徽、江苏两省正在组织实施。
“十三五”投资49.7亿元综合治理湖北河道崩岸
湖北省防办专职副主任徐少军透露,除了今年针对长江崩岸的应急整治,国家对长江中下游重点河段的崩岸治理亦有综合规划。
目前国家治理项目为长江中下游重点河段河势及岸坡影响处理,是湖北省“十三五”期间的建设重点,规划湖北省长江河道崩岸治理约384公里,投资49.7亿元(中央投资29.7亿元,地方配套20.0亿元),涉及沿江的荆州、武汉、宜昌、鄂州、黄冈、咸宁等6个市、19个项目。
目前,宜昌枝江市、荆州市先期启动的4个项目,已完成了前期工作,其中3个项目治理5处崩岸、长度9.9公里,已下达投资计划,拟2016年汛后实施,尚有1个项目待安排计划。6个沿江地市也都相继开展了一期整治项目,其中武汉市汉南段、鄂州刘楚贤段两个项目已完成初步设计审批,荆州、宜昌、黄冈、咸宁等6个项目正在进行可研报告审批所需附件办理工作,拟计划2017年度实施,初步确定治理崩岸31处、长87.6公里,投资估算10.8亿元。剩余7个项目全部纳入二期工程,目前正在编制可研报告,2017年9月底之前完成前期工作。所有项目于2018年2月底之前全面开工。
今年以来,湖北省治理崩岸的力度空前。中央财政安排6000万元、湖北省财政安排5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崩岸险情治理和应急抢险。
——湖北省防办专职副主任袁俊光
今年5月底,长江石首北门口对崩岸处进行整治。本报记者 傅坚 通讯员 张强 摄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