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文创沙龙活动举行,企业家、投资人畅谈武汉文创产业的发展趋势
本报讯(记者张齐琪)昨日,由湖北长江文化广场有限公司、湖北长江资本(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武汉金汉礼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长江文创沙龙活动在湖北省出版文化城时光书馆举行,文化产业企业家、投资人士和现场读者探讨了武汉文化创业产业的发展与投资机会。
提到武汉的文化产业,不少人会想到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汉阳造文化不仅是工业文明的代表,更是一种创新基因的体现。汉阳造文化园区的打造充分体现了文化和创业的结合。”沙龙现场,武汉市汉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笑撰介绍,汉阳造文化园区在2015年被评为全国前十名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同时也是国家级广告创意产业园区,聚集了上百家企业,注册在内的有120多家,落地的有84家,每年创造的产值达十几亿元。
昨日,来自台湾的武汉金汉礼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珈妃女士还现场表演了花道,形象地展示了“文化”和“创意”的结合。在名为《当下》的作品中,一段枯萎的蛇形藤蔓代表着过去,盘绕着娇艳欲滴的芍药,意喻着人生的过去和未来相生相伴,“我特意挑选了芍药,因为台湾不产芍药,而且来到当地就该用当地的花材。” 林珈妃笑着介绍,她的作品中,一段根雕是在武汉的市场里买的,两瓶酒是朋友送的,而因为对三国文化非常感兴趣,她还去了荆州、赤壁、武当山,作品的灵感都来自在湖北的游访经历。
观点1
湖北长江文化广场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周丹
“文创产业发展恰逢其时,是出版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周丹认为,文创行业的背景是我们即将进入一个精神商业的时代,“在过去的30年,称之为功能商业时代,所有的行业都在拼产品功能层面的竞争,导致同质化极其严重。现在消费者更重视精神层面的消费,更注重消费的个性化。”
在国家不断出台利好政策的背景下,文化产业迅猛发展,创意成为引领产业活力的助推器。同时,传统出版行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抉择。不断延伸拓展文化产业链与产品线,是出版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文创产业发展恰逢其时。”周丹说,“书店应该是最适合做文创展示的卖场。”进入互联网时代,许多实体书店受到强烈冲击,纷纷转型为复合式书店,通过增加经营项目和服务内容,借由商业模式、产品的创新,创造新的价值。
他举了两个例子,“其中最著名的样本就是台湾的诚品书店,在诚品,图书销售区一般只占总面积的20%至30%,其他销售区域引进了服装、美食、艺术品等多种业态。”
还有苏州“猫的天空之城”书店,由于店主对原创的执着,以及独特的经营理念,“猫空”渐渐形成一种文化现象,目前已发展为分布全国十几个大城市的连锁书店。
对于市民关心的即将改造的长江文化广场,周丹介绍,文化广场将有3万多平方米的经营面积,除规划有图书主业外,还将引入咖啡、茶道、花道、书画收藏、陶艺、非遗、餐饮、体育健身等业态,“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建一个书城,而是打造一个一站式、体验式的文化商业综合体,一个城市文化艺术空间,一个城市文化地标。”
“传统出版发行行业涉足文创产业,由于涉及产业规划、业态调整等多种元素,将是长期的过程。创意、投入、渠道建设、知识产权保护是难题。”周丹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但关键还是人才和眼光。”
观点2
武汉市“十佳创意导师”、武汉中百集团副总经理程军
“文创是把情怀变成产品、作品、生活方式”
文创产业到底是什么?“文创是把情怀变成产品、作品、生活方式,是个非常大的行业。”程军提到,中心百货引入了五月天、罗志祥的明星潮店,“因为核心的问题是我们的顾客变了,80后、90后、00后已成为消费主力,而他们的消费观念是什么?是要潮牌,不要名牌。他们要文创的东西。”
程军介绍,现在的消费者去商场百货消费,即使是礼品,也有文创的需求。他举例,有一家百货店,在全世界范围内找一些设计师设计礼品,每个月1号公布神秘礼物,礼物都是独家设计的限量版,在该店消费、积分到一定额度,才能兑换礼品,非常受欢迎,带动了全店的销售额。从这个意义上说,程军认为,目前大家对文创产业的认识还欠缺,还停留在概念上。
相关新闻
结合海昏侯墓文物“玉兽”形象开发日用品500余种文创产品来汉展出
本报讯(记者 卢欢 通讯员 连红 孙夏)“让文物活起来——全国文博单位文化创意产品联展”昨日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幕。这是全国文博单位最集中的一次文创产品联展,展出各类文创产品500余种,展期将持续至7月5日。
现场展品中,既有各种博物馆馆藏仿制品,又有提炼文化元素的日用品。其中一个系列产品,将“海昏侯墓”陪葬品“玉兽”形象融入手机壳、冰箱贴中,萌态十足。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向记者表示:“文创产品可以加强文物与老百姓生活之间的接触和关联,实现‘把博物馆带回家’。”
昨日,在长江文创沙龙现场,嘉宾正在表演花道。本报记者 张齐琪 摄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