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3年内管理资产规模预计超3000亿,未来将成湖北最大金控集团和国资运营主体
编者按
在供给侧改革及去产能、去库存大背景下,湖北国资改革已然提速。
湖北省国资委的信息显示,湖北国资改革已取得三大成果,湖北能源、大冶有色的重组开启了国资改革新思路,省级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宏泰集团的搭建,筹融资能力明显增强,并朝金融控股集团方面迈进。此外,混合所有制改革有了成效,二三级企业混改面达到了46%。
专家表示,湖北省国资改革的思路是,一方面,从优化股权结构、实施开放性重组等着手,立足做大做强企业自身。另一方面,通过国资平台宏泰集团这一操盘手,清理僵尸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引导产业调整及布局,扎实推进改革。
□本报记者 沈佑荣
去年升级的湖北省宏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公司(简称宏泰集团)将承载着湖北国资改革的重任。
“方案已经出来了,下一步就要深入到一家家企业调研。”6月22日,参与湖北国资改革及宏泰集团战略规划编制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吕勇斌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国资改革一企一策,大多通过宏泰集团实施。
宏泰集团相关人士介绍,公司大力实施国有股权集中持有,通过融通资金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促进资源整合,同时以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不断优化投融资结构,着力投向金融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信息显示,截至目前,通过宏泰集团已清理58家僵尸企业,下半年再清理30家。
来自宏泰集团的资料显示,作为湖北省政府授权国资委投资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80亿元、总资产超200亿、资产负债率约30%、资产证券化率35%左右,拥有4家业务平台公司、15家全资控股企业。
“宏泰集团将成为实施省级国资深化改革、混合所有制发展的抓手,提高国有资本整体运营效率的操盘手。”宏泰集团相关负责人说,公司3年内管理资产规模将超3000亿元,未来将发展成湖北最大的金融控股集团和国有资本运营主体。
已清理处置58家僵尸企业,占应清理总数55.2%
作为国资改革重要组成部分,清理僵尸企业备受关注,宏泰集团已取得初步成效。
“国有股权转让工作已经启动,各方正在做工作。”6月21日,湖北省糖酒副食品总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长江商报记者,按照上级制定的改革方案,公司将在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国资股权将从中退出。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近几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资企业湖北省糖酒副食品总公司效益连年下滑,几近沦为僵尸企业。
公开信息显示,湖北省共有105家省属国资僵尸企业,仅13家开门营业,它们分布在糖酒副食品、纺织、外贸、物资等传统领域。
宏泰集团相关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包括湖北省糖酒副食品总公司在内,截至目前,湖北省已经清理处置58家僵尸企业,占应清理总数的55.2%。
“按照关闭注销一批、挂牌转让一批、兼并重组一批的思路推进。”上述人士介绍,对无救的40家企业注销、3家破产,对华联楚天、糖酒副食、国际贸易、省五交化等常年亏损、资产质量差的企业,采取挂牌转让方式,国资股权从中退出。而对主业清晰、运营能力较强的湖北省医工院、省轻工院、理化测试中心等,通过股权改造、引进战略投资者、管理层持股等方式进行兼并重组,进一步做强做优主业。此外,对湖北省外经贸投资公司、省商业物资公司、省五矿贸易公司、省纺织物资公司4家企业的资产“四合一”,组建新的对外经贸投资公司,规划在武汉空港投资兴建一个外贸综合体,有望通过转型发展实现“重生”。
资料显示,2014年3月,湖北省政府同意将73家僵尸企业由省直脱钩企业托管中心划转宏泰集团托管。两年来,宏泰集团已成功处置23家,另50家因法律纠纷和遗留问题多,在空壳化的基础上实行了集中托管。
“下半年再清理30家僵尸企业,明年底全部处理完毕。”宏泰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宏泰集团争取3年内从效益差的企业中全部退出,争取实现处置收益2亿多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宏泰集团通过参与清理、管理银行不良资产达97亿元,成为化解湖北金融风险的重要力量。
6月23日,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僵尸企业占用了大量社会资源,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湖北迅速果断清理处置僵尸企业,从而推进供给侧改革,对加速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投资金融和类金融产业,引领战略新兴产业
清理僵尸企业只是宏泰集团诸多任务之一,作为湖北国资运营平台,宏泰集团还承载着国资改革等重任。
公开信息显示,宏泰集团成立于2006年3月, 注册资本12.18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宏泰集团拟转让26%股权,引入某证券公司作为第二大股东,实现优势互补和股权的进一步优化。
宏泰集团提供的资料显示,集团通过大力实施国有股权集中持有,降低融资成本,促进资源整合,同时以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不断优化投融资结构,着力投向金融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取得了可喜成绩。目前,宏泰集团注册资本80亿元、总资产过200亿元、资产负债率30%左右、资产证券化率35%左右、拥有4家业务平台公司、15家全资控股企业的大型集团公司。去年,公司营收27.27亿元,利润7416.43万元。
资料显示,湖北省委、省政府对宏泰集团的定位明确为“两主体一通道”,即推进国有股权(资本)集中持有主体、省级国有资本运营主体、省级国有资本有序进退通道。公司职能向股权管理、资本运作、金融投资、产融结合转变,通过盘活股权、融通资金,服务省政府的产业布局调整和股权集中持有企业升级改造,重点投资金融和类金融产业,引领战略新兴产业。
据介绍,截至目前,宏泰集团已完成湖北能源、大冶有色、省盐业集团、储备粮油公司、省农业产业化担保公司等企业股权划转和工商登记变更工作,增加资产总额近140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宏泰集团构筑了4+3的业务板块,成立了湖北省资产管理公司、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省宏泰托管资产经营公司、省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公司等4个专业运作平台公司。除了在管理运作的基金为北斗产业基金、优势产业基金、智能产业基金外,还创设了百亿新兴产业基金、百亿金融产业基金及50亿的并购产业基金。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认为,宏泰集团将形成以金融控股为主、兼顾产业投资和企业并购重组的产融结合的企业集团。
未来将打造湖北最大金融集团
宏泰集团未来将打造湖北最大的金融集团,从而使国资保值增值、支撑湖北经济社会发展。
宏泰集团提供的资料显示,集团发展目标确立为“12345”的发展目标:“1”即通过3—5年的努力,把集团公司打造成湖北省最大的金融控股集团和国有资本运营主体;“2”即发挥好投资和融资职能;“3”即创建新兴产业基金、金融产业基金和并购产业基金;“4”即构建省资产管理公司、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省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公司、宏泰托管资产经营公司等四大业务板块;“5”即控股一家银行、一家证券公司、一家保险公司、一家信托公司、至少控股一家上市公司。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宏泰集团将完成对三峡集团所持湖北银行股权的收购,成为湖北银行第一大股东。
宏泰集团人士介绍,集中持股也为集团打开了投融资通道。今年上半年,集团已发行公司债、私募债、中期票据30亿元,发行超短融债20亿元、创投债20亿。同时,集团还累计获得7家银行授信和融资安排共400多亿元,今年将完成间接融资80亿元。基于运营主体优势,各类债发行利率低于4%,间接融资利率也在基准利率以下。
“集团融资中10亿元借给省属企业。”上述人士说,这些低成本资金为企业应对经济增速下行、转型升级提供了资金支持。
宏泰集团还充当起着政府引导资金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助推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优化产业结构及调整展业布局。
来自宏泰集团资料显示,截至目前,集团已完成对海洋核能1.6亿元、北斗芯片5200万元、碳交易大厦3000万元等投资;通过北斗基金、优势基金对易瓦特无人机、飞恩微电子传感器、依讯电子、方元环境、格林森、荆门航特等项目进行投资,带动社会资本进入40亿元。目前,所投项目已有两家挂牌新三板。
“都是通过市场化运作。”宏泰集团相关负责人说,集团创新管理模式,激发经营活力。
宏泰集团提供的资料显示,集团将充分发挥平台功能,真正成为实施省级国资深化改革、混合所有制发展的抓手和提高国资整体运营效率的操盘手,力争引领社会资本超300亿、3年内管理资产规模超3000亿元,尽快将集团打造成以金融控股为特征、以产业投资为重点、以基金运作为载体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