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国产喷气支线客机完成商业首航

国产喷气支线客机完成商业首航

2016-06-29 01:14:36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首批有5架飞机运营,开通北京、上海等7条航线

本报讯(记者 陈妮希)昨日,成都航空公司航班号为 EU6679的ARJ21-700飞机搭载70名乘客从成都飞往上海,这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制的首架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正式以成都为基地进入航线运营,并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研制大型支线喷气客机的国家。

为国产商用飞机交喜人答卷

研制出一架合格的商用飞机并非易事,商用飞机被誉为是工业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可想而知,ARJ21从问世到正式启程之路是多么不易。有消息称,事实上,我国商用飞机制造从稚嫩的萌芽到如今的生机勃勃,经历了太多。

记者搜索公开资料显示,2002年,国务院批准ARJ21-700飞机项目立项,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组织研制;2008年5月,国家组建中国商飞公司,作为大型客机项目的实施主体,同时也是统筹干线飞机和支线飞机发展、实现我国民用飞机产业化的主体,中国商飞公司成为ARJ21-700飞机项目新的实施主体。

2008年11月28日,ARJ21-700飞机成功首飞;2012年4月17日,ARJ21-700完成全部研发试飞工作;2014年12月30日,ARJ21-700飞机取得我国喷气客机首张型号合格证;2015年3月,ARJ21-700飞机正在进行航线演示飞行。如今,由国产支线飞机ARJ21-700执飞的EU6679航班从四川成都双流机场起飞,平安抵达上海虹桥机场,不仅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架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更为中国发展国产商用飞机交上了喜人的答卷。

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李晓津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产ARJ完成商业首航,标志着我国喷气式支线飞机的相关产业链条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制造方面,说明相关材料、机械、电子和自动化等部门在经过将近30多年的积累后取得突破;在运营方面,说明相关航空公司、机场、空管以及机务等部门已经成熟,可以完成相关任务。”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支线喷气飞机

自主知识产权的概念,绝对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自给自足”,所有零部件和设备都是自己来生产。

ARJ21飞机项目中尽管采取了请国外公司咨询、在世界范围内选择供应商等方式,但是飞机设计核心技术却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始终控制着这个项目的主导权。记者整理资料了解到,ARJ21-700型支线客机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研发,以全新机制、全新管理模式、全面应用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支线喷气飞机。

据了解,ARJ21新支线飞机是中国首次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短程新型涡扇支线飞机,包括基本型、货运型和公务机型等系列型号,航程为2225至3700公里,主要用于满足从中心城市向周边中小城市辐射型航线的使用要求,适应以中国西部高原高温机场起降和复杂航路越障为目标的营运要求。

“从飞机特点及功能知识产权及技术要点等来看,我国新喷气式支线客机的未来发展,还有很多挑战和机遇。”李晓津告诉记者:“我们的飞机能承载70人,在国际支线飞机中属于中上等,少于巴西工业制造的E190等,但多余加拿大庞巴迪的主流产品。ARJ21的主要贡献将体现在为C919等大中型机型的研制奠定基础,包括人才培养、供应商选择以及设施设备的并线生产等。”因此,在此之后,C919、C929乃至更大更先进的大飞机都有可能起飞再创新高。

搭载70名乘客完成首日商业航班

记者了解到,在商业运营前,ARJ21-700飞机共飞越10个国家、辗转18个机场、飞行3万公里,成功通过528个验证试飞科目。此次搭载的70名乘客完成首日商业航班,也让普通乘客非常期待,何时可以购票搭乘该飞机。

尽管目前还没有具体消息,不过,成都航空表示将很快。目前,成都航空已经确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南京、贵阳7条航线,作为首批5架ARJ21-700型交付飞机的运营航线。

成都航空方面表示,将尽可能在短期内提高ARJ21飞机的市场接受度,等飞机运营一段时间后,机队规模不断增加,性能逐步提升,成本逐渐降低,可以用较低廉的票价吸引和迎合各支线机场的旅客,扩大ARJ21飞机在二三线城市的影响力,并且以此辐射国内重、热点城市。

多家航企下月执行票代定额支付新规

本报讯(见习记者 江楚雅)民航局在4个多月前下发的一纸文件将机票代理手续费定额支付的新规正式推上轨道。目前,深圳航空、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东方航空等均宣布在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一新规,每张客票定额支付的细节也同时公布。

27日,记者从深航发布的《深航关于调整国内航线客运手续费的通知》获悉,2016年7月1日起,深航按航段支付定额手续费,即国内客运手续费支付标准将由原来的按销售额比例支付,改为按每张机票定额支付,根据航段的舱位,给予相应的代理手续费。

同时,深航还公布了不同舱位的支付标准,付费额度为10—50元不等。而在此前不久,国航、南航、东航三大航企已经宣布实施这一新政,其中国航、东航的代理手续费支付标准为5—60元,而南航的定额支付标准则为0—25元不等。由此,原本的“前返+后返”模式将暂停。

如今航企最终确定浮动范围并落实这一政策,有观点指出,机票代理费改为定额支付后,票代的暴利时代终结,如此,机票B2B平台的生存变得岌岌可危。

对此,劲旅网总裁魏长仁曾向媒体表示,部分机票B2B平台或难以维持现有运营。同时,机票代理定额支付政策还将触动机票代理市场的分层制度,在以往的“前返+后返”政策中,机票销售量越大佣金率越高,因此代理商的分层十分明显,但定额支付之后,代理费用与销售量的关联消失,代理分层也受到影响。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