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过多的同质化竞争,可能造成资源浪费。推出一款支付产品,是为了方便用户,而不是“画地为牢”“非我不可”。通过强行“圈市场”赢得用户数量的一时猛增,绝非长远之计。
前几日,笔者见家中电表不停地闪烁红灯,明白又该交电费了。与之前水电煤气费都要跑去银行不同,现在只要知道用户编号,在支付宝或微信上简单操作几步就能完成缴费,省时又方便。
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发展给网上购物、生活缴费等带来了极大便利。互联网金融风头正劲,成为各路资金竞相追逐的“香饽饽”。支付宝、微信支付以及苹果公司推出的Apple Pay,使得用户通过移动端消费转账更加方便。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267.97亿笔,金额888.28万亿元,其中,网上支付业务104.43亿笔,移动支付业务56.15亿笔。
然而,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抢市场”的行列,想从中分一杯羹,也引发了社会上一些议论和担心。比如,日前国家电网推出自有支付平台“电e宝”,除了缴纳电费,“电e宝”还集合了贷款、购物、财富管理、健康医疗等功能。不少人质疑,以后缴电费是不是只能用“电e宝”,微信和支付宝都不能用了?虽然国家电网回应称,“电e宝”推出后,通过社会化第三方支付渠道交费的客户仍可选择原方式不变,但关于“电e宝”的争议并没有停歇。
“抢市场”不能变为“圈市场”。火爆的第三方支付市场固然吸引力很大,但推出一款产品为的是方便用户,不是“画地为牢”排斥别人,不是非得让消费者“用我的产品”。产品好不好,市场说了算,用户会选择自己满意的产品,靠强行“圈市场”赢得用户数量的一时猛增,并不是长远之计。
如今,人们需要的不再是单纯的多一款新软件、给手机添一个功能,而是又解决了什么生活痛点、又带来了哪些全新体验。把细节做好,才有资本获得掌声。黑屏闪退、等待过长都有可能是用户“拉黑”的原因,反过来,界面个性化设置、按需推送信息则会成为用户点赞的动力。好评度提升了,用户自然也就跟着来了。(人民日报)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