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日前,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了2016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行榜,共有119家中资银行入围,17家中资银行跻身前100名。按照一级资本排序,全球前10大银行里中资银行占据4席,中国工商银行更是连续四年蝉联榜首。
成绩背后也有隐忧,对比2015年和2016年榜单,可发现跻身10强的中资银行一级资本增速均大幅放缓:排名第一的工行从19.7%降至10.4%,排名第二的建行从16.2%降至8.9%,排名第四的中行从23%降至7.5%,排名第五的农行从22%降至10.7%。
对商业银行来说,一级资本究竟有多重要?概括讲,它是银行缓释风险的核心屏障。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一同构成了银行的总资本,而资本的核心功能就是吸收损失,保护正常经营。从2011年到2015年,我国银行业净利润增速从39.3%大幅下降至2.3%。下滑的原因有二:一是近年来不良贷款余额持续上升,银行核销不良贷款消耗了一部分利润;二是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仍旧依赖经济增长带来的规模扩张。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该如何摆脱“规模依赖”,实现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减少息差依赖,打造多点支撑的盈利格局。应继续调整经营结构,拓展综合化经营,以增加盈利单元、实现盈利可持续增长。第二,探索差异化、特色化业务模式,结合自身功能定位、禀赋条件,打造自己的核心金融产品,培育核心客户群。第三,尽快扭转过于重视规模扩张而忽视盈利能力、风险抵御能力的绩效考核体系,加快完善成本管理、资本分配、资金定价和风险处置机制,提升逆周期经营管理水平。(经济日报)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