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新闻背景】
上周五保监会发布消息,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将扩大至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的部分地级市。记者调查了解到,现实中,随着房产税、遗产税的逼近,以及观念的转变,不少老年人不再“守着房子留给后辈”,而是在自己的生活品质、儿女的面子、财产的分配之间找到平衡点,以多种方式处置好房产,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在南京,民间版“以房养老”正风生水起。(7月18日《现代快报》)
其实想想也不难理解,对于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房子就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资产,仅仅为了晚年生活就把房子反向抵押给银行,并最终成为别人的财产,目前大多数人还是无法接受的。
然而,目前一种民间版的以房养老模式,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这种方式不是像官方版以房养老一样进行反向按揭贷款,等老人去世以后,房子产权就归银行了,而是把房子租出去,然后老人拿租金付给养老院。这样一来,老人拿到了可以交给养老院的租金,同时房屋的产权仍旧属于老人自己,也就减少了官方版“以房养老”的最大阻力。
有人也许会说,老人住养老院,还是真正的以房养老吗?问题是,即便是官方版的以房养老,也没有说老人一定要在自己的家里养老而不能去养老院啊。实际上,随着观念的开放,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倾向于去养老院养老,毕竟在养老院可以得到更专业、更全面的照顾,远比居家养老对老年人有利,同时还减轻了子女的负担,也能够得到子女的支持。其实说到底,无论是官方版还是民间版的以房养老,只要是对老年人有利的,都值得探索与尝试。(长沙晚报)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