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微天使”开启天使投资模式第四极

“微天使”开启天使投资模式第四极

2016-07-25 00:11:27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上半年新设40只天使基金募得60.77亿,微天使将与传统天使机构互为补充

□本报记者郑玮 但慧芳 实习生 张淞

以前,如果你一年有5万元的可投资资金,你可以天使投资1家企业,可能占股5%;现在,如果你一年有5万元的可投资资金,你可以“微天使”投资10家企业,占股0.5%。

随着投资渠道的分散化,这种“把鸡蛋放在更多篮子里”的做法,正得到更多天使投资者的认可。

著名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机构清科集团统计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二级市场急速上涨,一大批上市企业高管及二级市场投资人、高净值人群涌入天使投资,形成了微天使投资火热的空前盛况。由此,2016年上半年中国天使投资机构新成立40只天使基金,共募得60.77亿元。

7月22日,大家投创始人兼CEO李群林向长江商报记者分析,传统机构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在投资项目的选择上“好大喜功”,而微天使则关注“小而美”的项目,各自关注的生态模式不同,也可以多元化存在。

武汉投行资深人士李文(化名)认为,随着微天使的成长壮大,将会与传统的天使机构形成补充,推动天使投资格局发生调整,形成多层次投资格局,无论创业项目的大小,都可以找到合适的融资模式,从而促进初创型企业快速成长。

一投资项目回报率达5.2倍 ,“微天使”模式藏巨大潜力

近期,奇艺果的“微天使”投资案例在投资圈内广为流传。

2013年11月奇艺果在“大家投”平台发起股权融资,1万元起投,共计获得19位天使投资人支持,募资额达50万元,平均出资2.6万元。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奇艺果于2015年获得了投资机构的千万级别投资,由此参与该项目天使投资者们集体成功退出,并获得5.2倍的回报,投资回报率高达520%,成为目前微天使领域里获得回报最高的一批投资人。

李群林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微天使一般参与的角色有三个:平台、融资方(可以是某个公司或者某个项目)、投资人(可以是自然人或投资机构)。以“奇艺果”项目为例,奇艺果的项目方“广州奇艺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融资方,在大家投平台对投资者进行众筹。融资方按照500万估值,出让10%股权,融资金额50万元元。

“我们当时设置了起投金额为1万元,这个就是典型的‘微天使’项目,估值合理,融资整体比例较小,起投的门槛也比较低,投资者也认可融资方的项目价值和投资方案,参与度很高。”李群林介绍,最终,“奇艺果”项目一共获得了19位投资者投资,19位投资人按认投的出资设立有限合伙企业,入股目标融资方。在退出或者参与项目分红方面,有限合伙是一个整体,按这个整体所占项目的股份比例进行分配,如果落实到每个投资人,就再根据每个投资人的实际出资比例进行再分配。

李群林认为,就目前中国的投资环境来说,投资人的投资渠道相对还是不够多样化,然而,随着居民财富管理的需求增强,尤其是中产阶级的迅速崛起,在资产配置上需要更加灵活的投资渠道,天使投资不失为解决之道, 所以,类似于“微天使”这种投资方式对于普通投资者的吸引力很大。

“奇艺果的案例也恰恰说明了微天使的巨大空间潜力,微天使有望逐步成为一种新兴的投资方式。”李群林认为,“微天使”可以打破过去由机构垄断的股权投资方式,也有助于中国投资市场的合格投资人培育,这对有专业投资思想和追求的个人投资者还是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李文表示,当互联网深入到各个传统行业,各种细分垂直机会出现,资本市场钱比以前更加充沛,全民投资时代或已来临,“微天使”也因此受热捧。

天使投资格局迎变 “微天使”将成第四类投资模式

随着微天使人群的壮大,天使投资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态势。

根据清科集团旗下私募通统计,2016年上半年中国天使投资机构新成立40只天使基金,上半年共募得60.77亿元;投资方面,上半年共发生818起天使投资案例,披露案例金额约为51.85亿元。其中第二季度新募集21只天使基金,环比上涨10.53%;披露募集金额约42.27亿元,约为一季度的2.28倍;平均募集金额约为2.01亿元,约为一季度的2.07倍。基金募集规模和平均募集金额都呈现爆发式上涨趋势。

李文表示,目前,我国天使投资机构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长期从事天使投资的个人单独或联合成立的机构天使,目的是寻求更高效的投资和管理,比如徐小平创办的真格基金、雷军成立的顺为基金和曾李青创立的德迅投资;一类是具有政府背景的机构天使,通常是政府牵头或出资设立的,比如成都高新区创业天使投资基金;另一类是VC/PE设立的机构天使,为了进入到投资产业链前端,比如深圳创新投早期基金和深圳市创东方富星投资企业(有限合伙)。

“现在正在逐渐壮大的微天使将成为第四类天使投资模式”。李文表示。

迅速发展的微天使是否会对早期天使投资机构产生冲击?

李群林分析,微天使和主流的天使投资在初创企业投融资资本市场中担任的角色有所不同,并非构成绝对对立的竞争关系;如果各取所长,进行合理分工,还能够将市场做大做好,形成良性循环。

首先来说,两者的资金体量和经验不同,微天使中,绝大多数还是普通投资者,可投入资金量少,经验不够丰富;而主流的天使投资人,在国内像徐小平、雷军、周鸿祎等这些天使投资人,他们都有很强的专业知识以及日积月累得出的投资经验,投资金额较高,对项目的分析及后续状况能做专业的把控。而风投机构,在参与天使投资方面,更是一个团体在背后操控,专业性更强。

李文认为,随着微天使的成长壮大,将会与传统的天使机构形成补充,推动天使投资格局发生调整,形成多层次投资格局,无论创业项目的大小,都可以找到合适的融资模式,从而促进初创型企业快速成长。

浙商创投股份有限公司资深合伙人、高级副总裁赵甦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分散的“微天使”与专业天使投资人在未来可能形成各分天下的补充格局,对市场的参与程度和参与深度会进一步加深。

“领投+跟投”模式促领投人及创业企业双赢

微天使人群迅速扩容,一些非投行领域人士也纷纷涌入该群体,但“微天使”是否就是“一本万利”?

李文分析,微天使在投资上主要存在两大方面的风险:一是微天使自身的不专业,导致项目选择上比较盲目;二是创业公司在后期的运营方面,因为微天使众多,导致公司无法在战略决策上统一。

李群林认为,在投资项目选择上,微天使可以与主流的天使投资结合起来,最好是“领投+跟投”模式。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杜国栋也认为,对于跟投人来说,采取 “领投+跟投”模式,可以让跟投人参与领投人组织的联合投资体。跟投人在每个投资项目中只需要投资一小笔资金,就可以借助联合投资体,充分利用领投人在挑选投资项目和投资后管理上的丰富经验。

“而对于传统天使出身的领投人来说,则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撬动众多跟投人的资金,还能额外获得投资收益的分成。”杜国栋表示,通常情况下,领投人通过联合投资模式可以撬动的资金,是他自己投入资金的5到10倍。这使领投人得以参与投资和领投更多的项目。此外,领投人汇集更多的资金去投资,也有利于领投人代表所有投资人在投资项目中争取更多的权利。

杜国栋认为,“领投+跟投”模式对创业企业也有好处。创业企业只需要应对一个领投的投资人,就可以获得超出领投人投资金额5到10倍的投资额,还能获得跟投人在社会关系上对企业的帮助,由此,达成“三方共赢”的局面。

李文表示,在公司后期运营上,以专业投资机构或者众筹平台作为领投方,成立一个有限合伙公司来进行众筹投资,领投方作为普通合伙人,代表众筹投资人参与项目公司的股东会,并给予项目公司一定的战略指导意见;其他微天使作为有限合伙人不参与对项目公司的直接管理,但可以对项目公司进行监督,正好也可以避免小股东无法亲自参加股东会,使公司重大事项决策难以进行的问题,如此,公司正常运转后,跟投的微天使的收益也得到了保障。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