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地产治水的“联投造”样本

地产治水的“联投造”样本

2016-07-28 01:47:29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滨水亲水项目达90%以上却无水患,水利专家成项目“标配”

□本报记者郑玮

7月的大暴雨,不仅导致武汉市的部分道路严重渍水,不少居民小区也因为渍水严重,影响了住户的正常生活。

然而,依湖而建的联投梧桐郡,却能在暴雨中安然无恙。

连日的暴雨之后,紧邻梁子湖的梧桐湖,不到1小时水位上涨了1米,防汛形势严峻,而联投梧桐郡千余户居民,并未遭受损失。

梧桐郡只是“联投造”治水成功的一个缩影,作为拥有90%以上的滨水亲水项目却未遭遇水患的企业,“联投造”正成为地产治水的样本。

昨日,武汉联投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庆武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联投旗下的项目在设计之初就会配备水利专家,在水系疏通上特别注重堵疏结合,并与联投集团一级二级联动防汛,多手准备下,联投置业才会平安度汛。

创新防水

房前筑泄洪渠 外墙用新材料

经过近几年快速发展,联投置业目前已布局武汉“1+8”城市圈,同时开发17个项目、销售额37亿元、资产过400亿元,成为一家业务涵盖房地产全产业链、市场占有率排武汉市第6名的多元化大型房地产公司。

朱庆武介绍,17个项目中,众多项目都分布在湖边,如紧靠汤逊湖的联投龙湾、依傍胜海湖的联投汉口郡等。在此次洪灾中,滨水地产项目的居民都未受水患、生活正常。

“集团里很多领导都有水利系统经验,所以对水系的疏通非常重视,而且,基本上每个项目都配备有专门的水利专家指导。”朱庆武介绍,项目设计和施工时的细节,全凭水利专家的前瞻意识。

据介绍,规划汉口郡项目时,联投置业投资188万元建设500米泄洪渠,即便遭遇罕见的暴雨,小区也未见积水。同时在项目设计时,对地下车库进行了多轮优化设计,在地下车库入口处、地下车库坡道最低处,分别设置截水沟,将流入地下车库雨水及时排出;两侧则安装U型槽钢,暴雨来临,可在U型槽钢间插入钢板,钢板外堆积沙袋,形成临时防洪闸。

紧挨汤逊湖的联投龙湾是一个新型的综合性湖湾社区,联投置业在住宅区域与湖水间修建了5万平方米滨湖公园和10万平方米网球主题公园,在为小区及周边居民提供户外活动空间的同时,形成一个自然生态的防涝隔离带。为防止路面积水,道路设计采用双面找坡方式,道路两侧按适当间距设置雨水收集井。园林绿化也采用了暗沟及雨水收集井的排水方式。房屋则在设计之初便尽量抬高整个小区的室外正负零标高。地下室顶板及屋面均采用防水涂膜加防水卷材的双层防水设计,起到双保险的作用。

联投还在新材料使用上寻求防水路径。今年下半年开盘的联投中心位于临江大道,正在使用铝模进行施工。铝模板作为一种低耗能与环保的建筑材料,将其应用在建筑绿色施工中,还能够起到更好的防水防潮作用。

未雨绸缪

4亿元外筑大堤防线 1.5亿元内通排水管网

由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联投”)主导建设的滨湖生态新城——梧桐湖新城规划面积约50平方公里,西端紧邻梁子湖和梧桐湖,北端和南端的长港、车湾港水系绕城而过,因此广家洲大堤和车湾港大堤成为新城最重要的一道防线。

站在广家洲大堤上可以看到,梁子湖持续高水位运行,但大堤经受住了考验,全球领先的数字PET-CT项目、碧桂园、中铁十八局、腾讯等百余家企事业单位用地安然无恙。走在车湾港大堤上可以发现,这里肩负着防止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豹澥湖、花山新城严东湖等水流下泄,拱卫武汉、鄂州沿线4个乡镇5万余名群众的重任。

据了解,自2009年启动新城建设以来,省联投集团投资4亿元提前修筑车湾港大堤第二道防线、加固部分广家洲大堤段面,按照50年一遇防洪标准,采取堤、闸、路统一建设。同时,省联投加紧布局下水道这一“良心工程”,投入约1.5亿元打造新区排水管网,建成35公里雨水管道和32公司污水管道。内域水系整治和排水管网的建设,促使新区内积水得到最大可能排放,有效避免了新区内涝灾害。

在本次连续5轮强降雨中,梧桐湖新城内未发生严重渍水,由联投集团开发的梧桐郡住宅项目、农民还建小区等都未受到影响,新区内生活的老百姓和各企事业单位平安度汛。

可以看到,联投置业地产项目多位于生态新城和产业园区,拥有滨湖、滨水、高绿化率等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环境良好,与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现代城市区域建设目标,不谋而合;另一方面,充分考虑了担负重大防汛压力的百湖之市武汉的区域特点,联投置业严格遵照国家及省市对武汉湖泊治理工程的要求,为亲水环境铺设绿色屏障,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让居住者抛去后顾之忧。

治水样本

由防到治,担起国企责任

纵观省联投的地产项目经营模式,并不是简单的建房子卖房子,而是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将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公益性工程与地产项目相结合,充分体现责任地产,品质生活的发展理念。

以省联投打造的花山新城项目为例,雨水经调蓄后非汛期经北湖闸和武惠闸排入长江,汛期雨水经北湖大港由北湖泵站排入长江。根据新城产业结构、用地布局和生态布局,本着“大分散,小集中”的原则将污水的收集和处理方式分为三个部分。对中部老城区实施分流制改造,西部新城区和东北部地区新建污水收集系统。

目前,新城内武汉“大东湖水网”工程的关键节点——花山河项目也已正式启动,已贯通的河道长达3.5公里(楚河汉街的两倍有余),宽度为40—96米,联通严东湖(约1.3万亩)和严西湖 (约2万亩),极大增强了这两个大湖的调蓄功能。

此次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联投置业也按照省联投集团统一部署,一方面投入到生产自救、保障项目正常运转的战斗中,一方面与兄弟企业联手,参与社会抗洪抢险工作。

朱庆武介绍,7月初的特大暴雨过后,联投半岛项目在后官湖沿线连夜搭建沙袋临时围墙,成功阻隔湖水倒灌;联投龙湾项目先后对局部地势相对较低区域进行了3次防汛抢险工作,累计输送救灾沙包1800包,并安排专人24小时进行值守,对水位情况实时播报;梓山郡项目汛期期间每日组织相关人员现场排查,拍摄现场照片,上报汛期工作日报;物业公司启动紧急预案,各中心、案场实时通报现场情况,工作人员保证24小时电话畅通,强化信息报送,落实应对措施,确保各项工作到位;酒店管理公司高度关注防汛工作开展情况,迅速启动防汛报道机制,各酒店通过酒管公司自媒体渠道全天候滚动发布各酒店灾情信息,全力参与抢险抗灾工作,各方运作井然有序。

同时,由省联投集团参股的武汉海吉星公司启动赈灾应急预案以来,为受灾商户免费提供了交易场地、住宿、餐饮及其他配套服务,从2016年7月12日凌晨截止到中午,引导商户入场100余家,入场来货车辆达到200余辆,来货品种50余种,来货量现已达到了3000余吨,切实保证了武汉“菜篮子”的供应。

暴雨之下,联投集团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什么了是国企责任。

建于汤逊湖畔的联投龙湾,未受此轮暴雨影响。本报记者 吴薇 摄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