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复星联合健康保险等3家保险公司专业健康保险牌照的获批,让市场再次嗅到资本动向。
近日获批专业健康保险牌照的复星联合健康保险、和泰人寿和爱心人寿,背后均出现非金融行业,例如复星集团、腾讯集团等。
有媒体报道称,申请专业健康险牌照的有保险公司和医疗企业,包括阳光保险、康美药业、东软集团、复星集团等,申请数量达到50多家。
实际上,2015年6月阳光人寿就曾公开称,其正在准备设立专业的健康险公司,申请的材料已经提交保险会在等待批复。国寿在健康险种上的产品更新,也一直在进行中。
然而,被视为“香饽饽”的健康险,却面临着一直难以盈利的困境。
以目前已运营超过一年的人保健康、平安健康等5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为例,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2014年、2015年两年持续盈利的,仅和谐健康一家。2014年年报显示,人保健康、平安健康、昆仑健康三家均亏损,当期净利润分别为-3.87亿元、-1.23亿元、-0.63亿元。2015年年报显示,昆仑健康实现扭亏,人保健康、平安健康和太保安联健康净利润分别为-1.35亿、-1.16亿和-5591.30万元。
“各大保险公司在健康险业务开展上,长期的赔付率偏高,控制不了医疗机构的费用,加上道德风险等,承保始终处于亏损状态。”一位不愿具名的保险专家表示。
上述保险管理层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健康险是目前客户最容易接受的险种之一,虽然盈利情况并不一定好,但各保险公司在其中的布局和抢占市场的情况愈发明显。“它就像互联网领域的‘爆款’一样,赚钱不赚钱倒在其次,获客引流上效果较好。”
这跟目前科技保险、农业保险等专业保险公司争先布局类似。“先通过某一专业渠道获客,之后再开发各类产品推送给已经产生黏度的客户。”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