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金融创新应以实体经济为纲

金融创新应以实体经济为纲

2016-08-22 02:10:55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金融创新也好,传统金融手段也好,必须是以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的根本,虚拟经济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实体经济。把握这一点,才能正确看待和分析金融创新的利弊。

近日,利用人工智能算法的投资方式成为理财业新起之秀,这种利用计算机的算法优化理财资产配置的方法被称为智能投顾。目前,国内进行智能投顾业务的企业已经超过20家,瞄准的目标是有着强烈资产配置需求的非高净值人群。

此外,被暂停了8年之久的不良资产证券化日前正式重启。今年首批试点将达500亿元。近期,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共计发行4单40.68亿元的不良贷款证券化产品。海外机构参与的热情也在不断高涨,准备积极进场分食蛋糕。

从美国的经验教训中可以发现,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看似繁荣热闹,将虚拟经济不断推高,然而一旦推动了虚拟经济的自我循环和膨胀,就很容易营造出虚假繁荣,从而累积巨大风险。当下,在实体经济提振乏力的情况下,以金融创新带动的虚拟经济繁荣更需要监管部门综合考量,予以合理的风险控制,降低资产泡沫产生的可能。

当下,正在进行金融创新的产品风险不容小觑。以智能投顾为例,智能投顾是指虚拟机器人基于客户自身的理财需求,通过算法搭建数据模型,完成以往人工提供的理财顾问服务。目前,国内所能见到的智能投顾提供商都采取了“智能+人工”的方法来控制风险,但其风险首先就是收益的不确定性,不少智能投顾产品连资产组合都无法交代清楚,是否有资金池嫌疑也不得而知。

其次,法律上风险也尚在探讨中。智能投顾本质上属于证券投资顾问业务,但监管部门并未就这产品予以法律层面上的认可。在法律尚未认可的情况下,因智能投顾而产生的投资合同很可能会发生收益上的法律纠纷,从而导致投资风险。

归根结底,在经济发展中,金融创新也好,传统金融手段也好,必须是以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的根本,虚拟经济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实体经济。把握这一点,才能正确看待和分析金融创新的利弊。

(经济参考报)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