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新浪微博成为中国第七家市值突破100亿美元互联网公司
□本报记者 陈妮希 实习生 朱宇宁
2009年创立至今,微博已走过了7个年头。值得庆祝的是,新浪微博(纳斯达克股票代码:WB)市值于15日收盘股价大涨7.05%至45.72美元,按2.216亿总股本计算,微博市值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
2015年第二季度以来,微博开始进入持续性盈利阶段,利润同比增长以倍数计。刚刚公布的2016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微博净利润同比增长5倍以上,2016年6月的月活跃用户数(MAU)同期增长33%,至2.82亿,其中89%为移动端用户。
“从过去多个季度的表现来看,微博正在稳步推进之前定下的移动化、垂直化战略,加速向二三四线地区的用户渗透,并取得了不错效果,随之而来的就是股价和市值的持续上涨。”新浪微博官方发言人毛涛涛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
新浪微博市值首次突破100亿美元
近年来吐槽“不再玩微博”的用户不少,但整体而言,微博新增用户数量远大于流失用户数量。8月9日,微博公布了2016年第二季度财报,第二季度新浪微博净营收为2.44亿美元,其中网络广告营收为2.05亿美元,同比增长16%。
从近日热点王宝强婚变事件中,同样可以看出微博用户量巨大。据新浪提供的数据,王宝强发布微博1小时后,QPS(每秒查询率,即最大吞吐能力)瞬间增长两倍;24小时热议度较同期增长20348%;截止昨日13时,该条微博评论量达306万,点赞量达540万。
毛涛涛坦言:“其实在第二季度财报发布后,就有很多投行上调了对微博的预期和目标股价,我们二季度的营收和盈利均超过了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期,尤其是盈利超出了分析师预期的50%以上,相信这对股价也形成了一定的带动。”
8月16日,继2015年全年财报和2016年第一季度财报征服资本市场后,新浪微博市值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成为继腾讯、阿里、百度、京东、网易、携程之后,中国第七家市值突破100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
事实上,自2009年成立以来,微博曾经历过风光无限到逆流之中的生长期。由于自媒体属性太强,使许多意见领袖即微博大V频频被禁言;随后实名运动、水军的存在以及各种炒作,让微博越来越喧闹,也模糊了其商业化道路;加之2012年微信携公号以滔滔大势袭来,让微博陷入了一段非常被动的周期。
紧张的局势也让微博开启了一场“变身”运动。毛涛涛介绍,首先是向社交兴趣网络的全面转型,微博下沉,用户上浮。从原先的社交媒体平台下沉到更多的垂直细分领域,从原先的注重名人大V下沉到更多的中小V与自媒体,从原先的一二线城市下沉到三四线城市。
此外,丰富产品布局,为用户带来全新体验。去年在短视频领域取得一定成绩后,今年5月微博又推出了直播产品,在粉丝经济的浪潮下,加上微博自身的社交媒体属性,未来这两项业务将在用户数、用户粘性、商业化等多方面对微博产生贡献,这也是诸多投行看好微博的原因之一。
不做内容但内容生产力依然强大
微博上扬之势是昙花一现的巨大泡沫,还是起于累土的九层之台?
电商天使投资人、电商战略分析师李成东说:“目前新浪微博能够保持持续发展的现状,有三点重要原因。首先是竞争对手的减少;其次是新浪微博的快速性、时效性和直接性能满足大众需求的特征;第三则是年轻用户主流化。”
此前,新浪微博的同类强大竞争对手是腾讯微博,但随着腾讯内部架构的调整,撤销MIG(移动互联事业群)下属的无线媒体事业部,腾讯将重点逐渐转向别的业务,新浪微博因此少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此外,无论是自媒体还是公共平台,用户关注的往往是娱乐八卦、时政新闻等,而目前来看表现方式最直接、最快的还是微博,因此其本身产品生命力就十分强大。目前微博的主要用户为80后和90后,而这类年轻用户比较追逐明星和娱乐消息,这与微博本身娱乐化和年轻化的特点相匹配,微博上的明星也十分活跃,符合了这个时代的特征。
“目前微博除了八卦娱乐新闻外,也有不少专业人士、专业用户平台提供的专业信息,使得内容多元化,这样就有更好的内容去吸引用户。”李成东说。
另一方面,与微博相比,微信的生态环境与微博是有很大的差异性的,而微博曾多次强调,坚决不做内容。毛涛涛告诉记者:“微博不仅不做内容,也不做一些偏重的服务,严格意义上就是传播和关系这两层:传播有推动力的信息,推动有传播力的关系。尽管不做内容,但微博的内容生产能力依然强大。微博在垂直内容领域里集合了各家的长处,今年一季度就有12个领域的阅读量超过了100亿。”
变现能力提升支撑商业化发展
“微博最大的改变是其变现能力的提升。微博在商业化方面有很大突破,在网络经济以及流量计和方面其变现能力均有所提升。”李成东向记者表示。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微博主要的变现方式有:传统广告(已经上线的有网页广告、客户端广告等)、社交游戏、微博会员、粉丝头条、大号转发、微电商等。
“以前微博的主要广告收入依赖阿里,很多淘宝卖家在此进行广告投放,而从最新发出的财报数据来看,其依赖于阿里部分的广告收入在减少。从整体的广告主、广告类别和广告形式等来看,微博的广告收入都有一个明显提升。”易观新媒体研究总监庞亿明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
在商业化方面,微博主要分成社交广告和增值服务两大部分。在品牌客户和中小企业两个领域,微博的广告收入都保持着较快的增长。
据毛涛涛透露,随着微博成为拥有数亿活跃用户的移动营销平台,以及视频广告的推出,微博在品牌客户广告预算的争夺上开始表现出优势。2016年二季度,微博大品牌客户数同比增长45%,与此同时,微博中小企业和自助客户数同比增长104%。
此前,随着视频用户基数扩大和4G、WiFi普及,视频广告进一步推动微博广告收入的增长,微博广告产品矩阵也进一步完善。此外,针对互联网行业,微博推出Deeplink(应用深度链接)广告,其与聚美优品的测试表明,这种广告形式使APP合作伙伴可以利用微博的流量优势,提升自己的日活用户规模和活跃率。
在庞亿明看来,“小视频等形式的出现虽然不能代表微博逆势增长的主要原因,但是可以明显看到,其带动了微博用户的活跃度及用户时长。而作为媒体平台想要依靠广告来营收,就需要流量和用户,需要有吸引力,未来营销价值提起来后才可能迎来更多的广告投放。”
同时基于用户行为和数据的积累,微博还在汽车、房产、金融等高ARPU值的垂直领域推出广告优化产品,并取得良好效果。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