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债市盛宴助力实体企业缓解融资贵

债市盛宴助力实体企业缓解融资贵

2016-08-29 00:30:01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2015年成交规模81.37万亿超前年2倍,债券利率下行创10年来新低

□本报记者 沈佑荣

债市的资金盛宴正在如火如荼展开。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去年以来,债市迎来一轮牛市行情,尤其是本月初更是异常火爆,价格屡创新高。与价格成反向关系的债券收益率创下10年来新低。

来自国泰君安固收部统计的数据显示,2014年,债市成交40.10万亿元,去年则翻倍至81.37万亿,而今年截至8月18日,这一数据为67.33万亿,占去年全年的83%。与此同时,主要券种成交活跃,中短期险短融中票、短期险高等级产业债、7年期内城投债、短期限企业债等表现抢眼。

上周,国泰君安董事总经理周文渊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涌入债市的资金主要为银行、基金及险资。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受全球低利率时代延续及各国货币竞相宽松等因素影响以及优质资产难寻,债市火爆并不意外。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冀志斌看来,债券利率下行,将会降低企业对银行、信托、融资租赁等间接融资依赖,通过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从而实质上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债市火爆,8个月成交67.33万亿

债券的火爆程度,从国债销售时的秒杀盛况或可窥一斑。

“连续3个月,我都没有买到国债。”武汉一公司退休高管程女士说,今年3月和5月,她都是在银行柜台购买,第一次,她早早前往家附近的民生银行网点排队,结果是无功而返,刚开卖工作人员就称卖完了。

“股份制银行获得的额度少些,国有大行的额度多些。”网点工作人员指点程女士下一次到大行购买。

5月份,程女士前往汉口万松园附近的工行网点排队。遗憾的是,仍然没有买到。此前的4月份,她也是早早打开电脑,做好准备工作,但仍未成功。

“买国债简直就像中彩票。”程女士感慨,好在七八月,她两次买国债成功,共投了90万元。

其实,程女士的经历只是债券销售火爆的一个缩影。在二级市场的债市,资金盛宴同样在上演。

8月26日,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1612收盘报101.1550元,涨0.265元,成交19504手,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F1612收报101.5350元,涨0.175元,成交8350手。此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曾逼近2.60%,创下2002年以来新低。

“上周,央行连续两日对市场展开14日逆回购询量后,于8月24日重启14天期逆回购。”长江期货一人士说,除了央行平稳资金面外,银监会表示短期内暂不放开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业务,这些利空给火爆的债市逐步降温。在其看来,债牛仍未走完。

来自国泰君安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至今,债市供需两旺,二级市场成交活跃。去年成交81.37万亿,是2014年40.10万亿的两倍多。今年截至8月18日,交易量达67.33万亿,已达去年全年成交量83%。

长江商报记者查询发现,资产支持证券现井喷迹象,去年成交192.02亿,是2014年87.28亿的2.2倍,而今年8月18日前已成交225.17亿,远超去年全年。

发行量方面,2014年以来,中国信用债发行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去年发行7.62万亿元,同比增长38.27%,今年上半年发行增速同比达63.18%,以中期票据、(超)短融、定向工具及公司债为主。不过,分券种来看,银行间发行的中期票据、(超)短融债仍然维持较大规模。

多路资金涌入催生“债市牛”

债市火爆与多路资金涌入争抢不无关系。

国泰君安固收部一人士介绍,到今年7月底,中债登托管量达40.56万亿,上清所托管量至13.4万亿。从需求和持有结构变动上来看,广义基金、全国性商行仍是主力增持机构,近期农商行、保险也加大了增持力度。

该人士认为,2012年左右,大量收益较高的信托及投向非标(主要是城投、非标)高收益资产到期,释放资金产生新配置需求,加上银行将部分贷款置换债券,部分银行资金由表内转表外,且部分区域性银行投资渠道有限,加大了对债券资产需求,众多因素使得大规模资金转至债市,催出债牛。

一家股份制银行武汉某分行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银行资金转向理财和委外的资金规模大,而监管趋严非标渠道受限,债券市场充斥大量流动性,一些非标到期资金只能配置债券。同时,部分沉寂的用于贷款的资金借助理财以外渠道被盘活,货币周转速度因此加快,银行也乐意将沉寂资金投入债市。

国泰君安董事总经理周文渊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债市火爆的根本原因仍是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及实体经济去杠杆。与此同时,市场对合意资产的需求愈发强烈,合意资产供给逐渐稀缺,加剧了金融机构投资压力和难度。

亦有人士认为,随着降息降准,居民存款回报率低,信托收益率下滑,吸引力均下降,而股市震荡为主,再加上一线地产供给不足、二线房地产分化、三四线城市仍有去化压力,使得市场对相对稳健的固定收益类产品需求上升。

董登新分析,纵观国际国内经济,全球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时代延续,很多国家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量境外资金进入中国,抢食债券在所难免,尤其是国债更会成为紧俏。

债券低利率运行,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债券利率下滑将有益于扩大企业直接融资规模,同时降低融资成本。

董登新认为,作为日益崛起并在世界舞台上享有相当地位的中国,其经济发展形势也将会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而在国内,国债走势也要看PPI涨幅及GDP增速。

冀志斌表示,中国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及供给侧改革,此时的实体经济需要金融输血支持。在其看来,债券收益率下行或低位徘徊,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量扩大信贷规模的信心不足,那么,一定程度上可降低企业对银行、信托、融资租赁等间接融资,而这些间接融资成本较高。此时,企业可通过发超短融资债、公司债、产业债等融资,因为债券收益率低,企业因为获得的直接融资成本也会被拉低。

“进行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的企业,财务需求较高,难以承担高成本的资金。”冀志斌认为,低收益率的直接融资,能够较好化解企业低成本融资需求。

长江商报记者查询发现,去年,公司债发行井喷,发行数量达到1219只,比2014年增长111%。而今年上半年,企业债增长迅猛,半年发行企业债268期,规模为3256.5亿元,分别占去年全年发行量的88.74%和95.19%。

不仅规模在增长,利率也持续下行。8月24日,葛洲坝发行的百亿公司债在交易所上市,发行综合利率为3.34%,创造了同类债券利率的市场新低。此前,万科A等多家公司均发行了利率不超过4%的公司债。央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中,一年期(含一年以内)为4.35%。

上述长江期货人士亦认为,债券低利率运行,将会缓解实体企业融资贵,进而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