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治理“奇葩公司”就该用重拳

治理“奇葩公司”就该用重拳

2016-08-30 01:09:26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新闻背景】

上周五,慧球科技成了资本市场的热词。这家公司遭强制停牌不说,还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上证所的通报更加严厉,要求慧球科技就信息披露违法违规问题在9月9日前限期整改,否则将对公司股票实施ST处理,转入风险警示板交易。

慧球科技究竟犯了什么事,让监管部门如此“光火”?原来,这家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乱象丛生,早就被上证所盯上了,要求该公司发布公告前应先由上证所审核。近日,该公司将一份公告提交审核,上证所提出了相关修改要求,结果这家公司非但不修改,未经修改的公告原文竟出现在股吧上。这就变成“涉嫌泄露尚未对外披露的重大信息”,问题搞大了。

类似信披乱象,是该治一治了。特别是在证监会提出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的背景下,如果任由上市公司率性而为,又如何去推动各项监管工作?这家公司在信披方面呈现乱象,一方面在于公司治理混乱,差不多只剩一个“壳”。据《羊城晚报》等报道,慧球科技从2007年以来,至少经历6次重组失败9次定增失败,存在公司股权分散,无实际控制人,甚至无主营业务等问题。

国内上市公司过去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问题的,确实不止一家。曾几何时,国内资本市场出现过许多“奇葩公告”,俨然成为搞笑段子的一个集散地。例如,2013年某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对每持有1000股的股东发放一盒黑芝麻乳产品;某啤酒公司曾发布公告称,其业绩下滑是因为“严打酒后驾车”。

对这些“奇葩公告”,有些投资者可能一笑了之。实际上,这样做不可避免会伤害到信息披露制度的严肃性、真实性,最终将损害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所以,对试图规避公告义务,刻意在公告中搅混水、放烟雾弹等乱象,应当发现一例处罚一例,不能手软。(钱江晚报 )

网约经济弥补公共服务短板

【新闻背景】

近日,媒体报道了北京中关村出现的“网约自行车”。这种网约自行车不用办卡,用手机就可以完成借车、还车、缴费等过程,有望解决公共自行车用车难的麻烦。

“网约经济”是一种社会和市场的创新意识,弥补了公共服务的“短板”,也会倒逼政府部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一些地方经济处于下行线,在为去产能和企业转型升级一筹莫展时,我们也有必要融入更多的创新思维,瞄准市场产品和服务存在的任何短板,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促进和激励相关产业共同提高,既可以开拓市场获取效益,又可以惠及百姓造福社会。(光明日报)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