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种种迹象显示,近一段时间以来A股市场的举牌可谓风起云涌。万科A、廊坊发展、金融街等一批估值较低、具有高股息率或者拥有高派现能力的上市公司纷纷成了保险资金的追逐对象。另一方面,风险相对较低的债券类资产也受到热烈追捧。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债券市场发行总量达到了21.41万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9倍。8月19日,财政部招标发行的30年期国债中标利率3.27%,创出2003年以来新低。信用债方面,前7个月发行量已达8.56万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3倍。而在新股发行市场,中签率则一路下行,网上发行中签率已降至万分之二左右。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债券收益率的下行,往往会伴随着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宽松或者宽松预期的加码。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央行的货币政策从今年3月以后便趋于稳定,并没有进一步的总量宽松;大部分投资者也没有预期央行会在近期降息或降准。央行数据显示,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87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减少2632亿元。另外,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增加4550亿元,创2014年7月以来新低。M2增速降至10.2%,而预期是11.0%。也就是说,中国当前“低风险资产荒”,是在总量流动性没有进一步宽松的环境下出现的。
要想破解资产荒问题,只有通过供给侧改革。一方面,只有通过供给侧改革,政府放松管制,提升市场效率,才能化解过剩产能,优化经济结构,从中长期消除中国经济中不确定性的风险,提升企业和投资者的信心。另一方面,只有通过供给侧改革,清除竞争性领域的僵尸企业,鼓励在实体中进行创新,让更多的优质资产进入市场,从而增加资产的供应,降低资产价格。笔者认为,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真正使民间资本进入原先国有企业垄断的领域,稳步发展混合所有制,就有可能提升企业的投资意愿。与此同时,其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并购重组,也能够为资本市场提供更多的产品。(经济参考报)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