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对新能源汽车骗补必须严惩

对新能源汽车骗补必须严惩

2016-09-09 01:11:15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新闻背景】

财政部昨日曝光5家骗取中央财政补贴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其中仅江苏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一家公司就编造上千辆新能源汽车的虚假销售材料,企图“空手套白狼”骗取国家2.6亿多元财政补贴,数额之大令人震惊。

此次财政部公布的案例显示,“新能源汽车骗补”不仅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侵犯了守法企业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合法权益,而且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造成了恶劣影响。曝光典型案例是为了惩前毖后。

目前,财政部、工信部等已对被曝光企业采取了追回财政补助资金、取消整车生产资质、将相关车型剔出国家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推荐目录等措施。但处理不能到此为止。

存在恶意骗补的江苏吉姆西客车公司,缘何能伪造上传上千辆车的原始生产销售凭证、生产合格证并能违规办理机动车行驶证?其余四家被曝光企业缘何能为尚未出厂的车辆提前办理机动车行驶证?谁让涉案企业一路绿灯拿到补贴?涉及的相关监管部门是否履职到位?相关人员有无违纪,甚至违法犯罪行为?这些均须深究、严查。

这些典型案件也提醒我们,新能源产业的成长需要财政补贴的扶持,但不能过度依赖国家补贴,高补贴、低门槛不利于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近期,财政部门已经表示将提高产业扶持政策的准入门槛,适时采取补贴退坡办法,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尽快步入自我发展的健康轨道。(新华社)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