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把品质做极致,成为“爆款”,少数自主品牌车企已经拥有了这个实力,我们欣喜地看到供给侧改革的成功探索。但真正实现中国品牌高端化,要靠群体性突围,更要靠两代甚至三代产品的持续高品质和热销。品质提升,只是缩小中国与外国品牌汽车差距的第一步。
目前,虽然跨级别策略比较可行,没有技术转让费,投资管理也更精打细算,但成本优势毕竟有限。各类服务、制造细节和精准化流程的追求没有止境。与国际品牌相比,中国品牌乘用车更贴近市场。经重点培训后,营销服务人员的热情和用心程度都毋庸置疑。但服务意识、细节把控和流程精细化水平,与国际品牌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消费者对品质的体验难说完美,会对中国品牌乘用车构成巨大挑战。(人民日报)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