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新支付方式要有一本“明白账”

新支付方式要有一本“明白账”

2016-09-21 01:50:07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支付宝近日宣布,自10月12日起,将对个人用户超出免费额度的提现收取0.1%的服务费。这似乎预示着,新支付方式的“免费餐”越来越少。

当然,资金在支付渠道之间划转,本身有一定成本。机构为资金安全、转账便捷提供服务,有所回报也是合理的。但在资金数字化的背后,消费者的支付成本不应该“虚化”。支付机构要跟消费者讲清楚,电脑端和手机端转账有何区别?手续费用是哪个环节产生的?还有,一些打车平台自动核算的打车费包括哪几项费用?收费标准是什么?为何相同路程、基本同等时间下,打车费差距会很大?凡此种种,都要有一本“明白账”,而不是让消费者一头雾水,眼见着屏幕上金额一闪而过,还没来得及细看,钱就被划走了。

用户要为服务支付费用,而新的支付方式从用户手中获取的收益也要说个明白。如今在支付宝和微信等第三方支付账户里沉淀的资金不算少,这部分资金在银行账户中会产生利息,按理说这些利息是用户资金产生的,该归用户所有,但现在利息收入却并没有在其支付账户里有所体现,而是归平台所有。

新的支付方式不能一边大声喊苦、强调成本,一边却攒着收益偷偷乐。要花多少成本、又享受了多少收益,都得摊开了一本账,有个明白的说法。

特别是随着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市场集中度加强,排名前两位的支付机构占据市场近八成份额,具备了垄断地位,收还是不收就是支付机构说了算。所以之前先得定好规则,把账算清楚,认可支付机构合理收益的同时,也要保护好用户的利益。

未来几年,新支付方式发展仍会加快。有机构预测,到2018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在线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33万亿元。越来越多的消费和交易打破了线上、线下的界限,在这些交易中,消费者个人网络信息、个人账户的资金信息能否安全,引发很多人担心。实名制落实不到位、客户信息泄露等,更为金融欺诈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成为新支付手段面临的重大风险。确保客户的资金和信息安全,始终应是金融机构最重要的责任。这需要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加强合作,在平台融合、数据共享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系统、堵住漏洞,让消费者的“钱袋子”更安全。

(每日经济新闻)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