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金融界开启49万亿家庭资产争夺战

金融界开启49万亿家庭资产争夺战

2016-09-25 22:59:55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16家上市银行14家推介私人银行,高净值家庭可投资产年均复合增长达20%

□本报记者 沈佑荣

中国金融界对高净值群体的家庭资产争夺战已趋白热化。

上周,针对私人银行客户数量、客户占比、资产配置等,多家银行武汉分行相关负责人回复长江商报记者时表示,管理层担心挖墙脚,严禁对外透露。

长江商报记者查询16家上市银行(新晋上市的两家银行披露不充分)今年半年报发现,有14家银行推介了私人银行,客户数和管理私人银行客户总资产均保持高增长,初步统计,私人银行客户达70万户,为银行作出了较大贡献。

9月23日,光大银行武汉分行回复长江商报记者称,目前,国内高净值家庭可投资产突破49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高净值人群财富目标主要是保障、传承及子女教育。

一名上市城商行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透露,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不断变化,如去年上半年要求退出房产、购进证券类资产,今年则是买学区房。以往主要在国内投资,如今将目光转向海外,买房、证券类资产配置仍是主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冀志斌认为,随着中国高净值客户数不断增大,财富争夺战将成为中国金融业常态,提供有特色的定制化、综合化金融服务将是金融机构未来发展方向。

8家银行私人银行客户资产规模5.05万亿

随着中国高净值客户数量的增长,金融业争抢富人的布局在加码。

今年半年报显示,16家上市银行中,有14家推介了私人银行业务,包括五大行、招行、浦发、民生、光大、中信、兴业、平安以及北京、南京银行。其中,7家银行披露私人银行业务的户均管理资产规模,招行依旧是冠军,其私人银行客户数为53954户,较年初增长10.04%,管理私人银行客户总资产14237亿元,比年初增长13.70%,户均资产2639万。其次是浦发、民生、工行、中信、农行、光大。

当然,每家银行对高净值客户设定的门槛有所差别,招行、光大、民生为1000万,工行、农行、浦发等为800万,中信、兴业等为600万。

初步统计显示,招行、工行、农行、浦发、中信、民生、兴业、光大8家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数量总和达到31万,资产规模5.05万亿。

财报显示,高净值客户为银行作出的贡献不小。比如,北京银行上半年财富管理业务中间收入3.68亿,同比增长51%,高端客户贡献占比持续提升,VIP客户管理资产余额3574.2亿元,VIP客户资产占总体零售客户资产比例达到82%。

一家股份银行武汉分行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私人银行业务始于2007年3月,近5年来发展迅猛,其重要性从私人银行业务进入上市银行财报可见一斑。

光大银行武汉分行回复长江商报记者称,该行已在全国26个核心城市设立私人银行机构,基本覆盖全国主要经济区域。目前,该行私人银行客户27318户,管理资产规模超2500亿。

其实,除了银行业,保险、证券、基金、资管、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均在发力私人银行业务。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3月,广发证券在上海推介其私人银行业务。

中信信托一高管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家族信托将是未来信托业发力方向,家族信托帮助富人们进行财富传承。目前,已有不少信托公司在发力。

至于保险、资管等,均已将目光盯上了高端客户,推出了高端保险等。

来自光大银行的数据显示,目前,高净值家庭可投资产突破49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

保障、传承及子女教育成财富管理三大目标

高净值人群进行财富管理目标主要表现为保障、传承及子女教育。

有银行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多由创一代企业家以及专业投资人士、企业高管、专业人士、文体明星等构成。这些人在不同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需求,如创一代企业家面临交接班,其需求是财富如何传承,40岁左右的人处于财富增长期,则对投资感兴趣。

光大银行武汉分行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富人们最关心的主要是三个方面,即保障,财富传承及子女教育。针对这三大目标,银行会提供高端保险、家族信托及出国金融等相应的服务。目前,已有超26%的高净值人士为子女购买“高端保险”,13%的高净值人群设立家族信托。

“资产规模不同,需求也不一样。”一大行湖北省分行人士说,一般而言,资产规模越大,其需求多样化。比如资产上亿的客户,会要求在全球进行资产分散配置。若企业家有移民(或家人)考虑,会有海外购房、并购海外企业的需求。

波士顿咨询公司从兴业银行抽调的可投资产大于600万和大于3000万的高净值客户,对比他们的投资产品并分析发现, 银行理财、公募基金和股票是高净值人群最青睐的投资产品。资产规模大于3000万的客群在PE/VC、股票、黄金、海外资产等高风险的产品上的投资比例大。

该公司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富人们过去依靠投资国内房地产使得财富猛增,如今则逐步降低国内房产投资比例,转而加码海外资产配置,其投资仍然以购买房产为主。目前,有境外资产投资的高净值客群中,36%的人拥有海外房地产投资。此外,固定收益产品、海外股票、海外实业、保险等也是高净值客群的看中的投资范围。从投资地域看,美国、加拿大、中国香港地区的投资额占境外投资总额的一半。

私人银行渗透率仅8%,个性化、综合化服务是发力方向

快速增长的高净值客户数量使得私人银行迎来了成长机遇,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

冀志斌介绍,私人银行业务在西方国家已经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由于行业外部环境和成熟的法律税收体系的推动,国外私人银行在组织架构、盈利模式、产品服务方面都呈现出鲜明特点。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民财富增长,高净值客户希望获得的金融服务需求旺盛,私人银行业务迎来了战略发展的机遇。

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称,预计到2020年,可投资资产大于600万元的家庭将达到346万户,与商业银行整体在中国金融业的地位相比,目前中国私人银行业在高净值人群中的渗透率仅为8%左右,发展空间巨大。

上述一家股份制银行人士介绍,高净值客户的需求已呈现多元化,随着财富增加,其投资风格已由保守转为可接受部分中高等风险,投资视野不再局限于国内,目光转向了海外投资市场。银行的服务也需要相应逐步提高,服务模式由线下服务转向线上线下结合。

一家上市城商行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总体而言,高净值客户的需求较为复杂多样,作为银行等金融业服务机构,不仅需要提供专业性的理财服务,还需要应客户需求提供综合化的服务,达到金融服务综合化。

光大银行回复向长江商报记者称,将为客户带来专业化的综合资产配置规划,引入“家族信托”“家族办公室”的综合服务。比如,提供综合金融产品,围绕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优秀私募基金管理人,以固定收益滚动发行产品为主,平衡推进多品种、多结构、多市场、多策略的产品布局。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多家银行在差异化方面发力,如中行曾推出“联合国中国青年国际事务能力高级培养计划”“我是银行家——中国银行环球金融投资精英培养计划”等特色的子女教育服务。

冀志斌认为,私人银行将是银行业的红海,富人争夺战将成为中国金融业常态,为其提供有特色的定制化、综合化金融服务将是金融机构未来发展方向。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