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跨境资金流动形势日趋复杂,如何在新的资金流动格局下既能继续促进贸易便利化,又能有效防范风险,成为摆在我国外汇管理部门面前的新课题。
伴随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一方面,外汇市场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变动更加敏感。2014年下半年以来,主要受美国退出货币宽松政策、进入加息通道,国内进入转型调整“阵痛期”、经济增长承压等因素影响,跨境资金承受了一定的流出压力。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外汇市场套利的意愿和能力逐步增加。2015年“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成为常态,企业避险或套利意愿增强,使得跨境资金流动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
如何维护外汇收支平衡、避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是当前外汇管理面临的重要挑战。实际上,大额和异地贸易购付汇、离岸转手买卖、贸易融资和贸易信贷、出口不收汇、分拆购付汇等都成为了贸易外汇收支中容易引发风险的重点项目和渠道。而这也就要求外汇管理部门必须要在不改变现行管理框架的前提下,加强对高风险贸易外汇业务的管理。笔者了解到,目前外汇局已经采取的举措包括:一是严格规范离岸转手买卖管理、完善提前购汇管理、规范风险提示函管理等;二是加大对大额、高频、异地、分拆等业务的监测力度,对异常可疑主体开展专项核查;三是要求银行落实外汇管理展业原则,强化重点业务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合规性审核;四是大力推动部门间监管协作,与商务、海关、税务、工商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和监管合作机制,交换异常情况和主体信息,提升监管实效。
国际经济形势变化所带来的外贸资金流动的新格局需要外汇管理采取新思路。必须强调的是,对易引发风险的贸易外汇业务加强管理,目的是为绝大多数合法贸易经营者营造良好的外汇市场环境,支持其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稳定的外汇市场满足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共同利益。因此,加强管理与促进贸易便利化并不矛盾。在充分满足正常合理的贸易外汇业务需求,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强化真实性、合规性审核,同时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外汇行为,这两者实际上是辩证统一的。
(经济参考报)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