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得到遏制

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得到遏制

2016-10-16 23:37:13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楼市新政密集出台,市场短期降温明显

□本报记者 江楚雅

国庆长假从未像今年一样伴随着接连不断的惊呼。从9月30日夜间起,直到10月8日上海、南昌的政策落地,共有22个城市出台楼市调控政策。同时,住建部也接连对一些涉嫌违法违规销售、恶意宣传炒作、严重扰乱房地产市场秩序等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曝光警示。

提高首付,减少杠杆,加强对不规范销售行为的管控,本轮政策风暴之后,效力将在何时显现?新政叠加效应之下,上涨较快的城市房价是否将掉头?楼市是否将迎来拐点?

中国指数研究院指出,在地方政府一系列收紧政策影响下,楼市将逐步降温,房价涨幅将逐步趋稳。一些被调控城市二手房成交量明显缩减,市场进入观望期,原本恐慌入市的购房者正回归理性。在地方政府一系列收紧政策影响下,有望抑制部分投资投机需求,房价涨幅将逐步趋稳。

调控效果立竿见影

调控政策发力的同时,调控效果已经立竿见影。

在10月3日与8日的新政实施后,10日下午,长江商报记者来到武汉某房产交易市场门口看到,大厅内取号窗口前只有七八位市民在排队。许多售楼处人流量也明显少于往日。

长江商报记者查阅武汉市房地产信息网数据获悉:10月1日,武汉市共售房1067套,其中江岸区以223套居首;2日,共售房792套,其中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以146套居首;3日,新政实施,但在惯性作用下,仍售房612套,其中江岸区以133套居首。

然而,4日起,格局大变,4日,武汉共售房271套,其中蔡甸区以70套居首;5日,共售房262套,其中江夏区以66套居首;6日,成交量继续下滑,共售房227套,其中新洲区以49套居首;7日,成交量有所回升,共售房319套,其中蔡甸区以80套居首。

与轮番唱主角的新城区相比,在限购范围之内的中心城区,成交量大减。4日之后,江岸、江汉、汉阳、武昌等区日成交量都是个位数,其中武昌区更是连续四天零成交。

限购限贷后许多城市的楼市都冷静不少,业内人士称,从国庆长假期间成交量来看,同比明显下滑,一二线城市大部分市场的成交量跌幅已超30%。

杭州市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长假期间,杭州市区二手房共计签约942套。在天津,国庆期间二手住宅交易量环比9月同期相比减少50%。

对此,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中)总监李国政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限购政策最终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从近期一些最早出台政策城市的市场反应看,交易量出现下降。观察这轮楼市调控具有政策陆续出台和逐渐加码的特点,如果预期目标不到位,调控政策还会升级,以达到稳定市场的目标。”

集中出台防范炒房需求转移

多位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此轮调控政策的出台主要是针对近期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是最直接的目的。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9月中国百城房价环比上涨2.83%,涨幅较上月扩大0.66个百分点,涨势已持续17个月。

房地产专家谢逸枫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如果已出台收紧政策的城市楼市持续高烧不降,地方将调控加码,出台提高房贷首付、利率,限购、限贷条件与标准升级,取消税收优惠,打击第三方房贷平台等政策

为何在“十一”集中出台限购政策?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各地选择“十一”长假密集出台政策,希望政策积极被市场所吸收。因为,如果各地政策出台的时间点不紧凑,会使得部分未出政策的城市面临更大的压力,即防范部分炒房需求从政策收紧城市转移到政策未收紧城市。

例如,东莞出台限购政策,除了房价上涨过快等其他城市都有的共性原因外,一个非常特殊的原因是深圳限购升级后,部分刚需购房者和炒房者会转移需求到东莞,进而造成东莞楼市存在交易规模上升、价格攀升等压力。

房价涨幅将逐步趋稳

“历时18个月,一路飘红的一线楼市即将迎来拐点,预计后续还将有更多城市升级楼市调控政策,楼市政策拐点已经出现。”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这一轮限购政策,对外地户籍的购房资格和信贷资格开始收紧,意味着调控从过去的一线蔓延到二线城市,预计楼市很可能从北京等一线城市开始降温。

22个城市这一轮政策收紧,主要针对的是谁?什么样的购房群体会在这一轮调控中受到影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刘卫民指出:政府作为出台住房公众政策,它根本的目的是让住房回归居住这一核心功能,而在这个阶段,特别是在那些供求相对偏紧的热点城市,要降低这种房地产的投资属性。

记者梳理发现,国庆期间各地出台的楼市调控政策内容虽有异同,但核心内容都是限购限贷。明源研究院副院长刘策对长江商报记者坦言:“围绕调控的目的来说,刚需和改善型需求是这次调控保护的对象。当这些措施出台实施了以后,房价回稳,会对真实的需求有一个非常好的满足,同时价格的涨幅也会下降,总体上对刚需是一个利好,应该更理性看待市场,对市场有更好的信心。”

此外,密集的楼市调控,让无论是刚需人群还是投资人群,都在问这样一个问题:“房价会降吗?”中国指数研究院指出,可以预见到的是将对稳定当地房地产市场预期、消除恐慌、平抑房价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10月份,前期房价涨幅过快的城市的楼市交易量将逐步回落,房价也将逐步企稳并回落,全国楼市将开启新一轮降温周期。在地方政府一系列收紧政策影响下,有望抑制部分投资投机需求,房价涨幅将逐步趋稳。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