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楼市调控不意味资金回流股市

楼市调控不意味资金回流股市

2016-10-21 01:18:36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国庆节后,全国多个城市先后出台了房地产调控政策,楼市成交量环比明显下降。有部分声音期待,楼市调控可能驱使资金从房地产市场流向股市。笔者认为,楼市调控并不意味着资金回流股市,A股市场想要聚集人气、健康发展,需要依赖进一步的市场化和法治化,完善各项制度建设。

楼市调控政策效果正在显现。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在10月的前16天里,全国主要的54个城市合计签约商品房住宅130944套,而9月同期签约为137483套,环比减少约7000套。与此同时,关于资金从房地产市场流向A股市场的预期也在升温。

从历史经验来看,楼市与A股市场并不存在明显的“跷跷板”关系,期待资金大规模流入A股市场并不现实。Wind资讯统计显示,近十多年楼市调控不断,房价整体却呈上升趋势,其中上涨时间远长于回调时间。另外一、二线城市房价更是连创历史新高。相对于楼市火热,股市经历了大牛市、大熊市、震荡市再到大牛市、大熊市,反反复复,并没有和楼市保持一致的同向性或反向性。因此,回归到资金面上看,无法说明巨额热钱从楼市高点出来进入股市,股市高点出逃进入楼市。其次,从具体楼市政策变化前后短期来看,最近十多年内,政策加码调控楼市后,同期股市短线表现并不理想。其中3个月内股指仅有4次上涨,比例较低;6次下挫,下跌概率大。可见短线也没有因政策调控楼市,使资金大量流入股市,带动股指上涨。

当前A股市场面临的问题,更多的是内生性的。今年8月份以来,A股持续低迷,成交量始终处于低位,整个市场人气不足。刨根问底,还是这一市场没能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稳定的回报,长期资金不愿意参与到这个市场中来。要扭转A股当前的颓势,更好地发挥其直接融资功能,还需要A股市场自身完善。一方面,从一级市场的发行到并购重组,都应当更加市场化,另一方面,也需要更为严厉地打击各种内幕交易、违规信息披露行为,加快市场公开化和法治化。只有制度充分完善之后,那些具有长期发展能力、能够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稳定回报的企业才能够凸显出来,A股市场才能成为一个长期有吸引力的投资场所。

(经济参考报)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