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新闻背景】
30多亿条编织袋、99.22亿个包装箱、169.85亿米胶带……这是2015年中国快递业包装物的消耗量。日前,国家邮政局发布《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按照平均每票快件使用1米长胶带来计算,2015年全国快递业使用的胶带总长度为169.85亿米,可绕地球赤道425圈。(10月24日人民日报)
根据国家邮政局的预测,2016年我国一共将产生300亿个快递包裹,到2018年将达到500亿个。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及时“清理”快递垃圾,“垃圾围城”或许真的会变成现实。
怎样“清理”快递垃圾?单靠某一方的努力显然不行,而是要多方形成合力,其中应以政府为主导,以电商、快递企业为主体。
其一,政府可考虑出台相关标准,对快递包装材料加以规范,尽量使用可回收、可降解的材料,对不可降解材料的使用要严格限制。这样,就从源头上给快递垃圾“清理”创造了有利条件。其二,以更加严格的措施遏制快递过度包装。我国早就出台了禁止过度包装的法律法规,但在执行环节不够给力。其三,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快递垃圾的“清理”。在这方面已有可资借鉴的经验: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1号店”推出快递纸箱回收利用奖励积分活动,快递员送货上门时,会询问客户是否愿意将包装纸箱交还,每交还一个纸箱可换20个积分,购物时可以相应积分兑换商品。这是一举几得的好事,消费者尝到了甜头,电商得到了好处,更重要的是节约了资源,减少了环境污染。
(羊城晚报)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