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当前,智能手机行业发展似乎进入了瓶颈期。不仅苹果公司发布的新一代手机iPhone7被指创新力度不足,甚至遭吐槽“摄像头抄袭华为、天线抄袭魅族、耳机接口抄袭OPPO”;三星公司的新品Galaxy Note 7也卷入“爆炸门”事件,行业进入了多事之秋。
在度过快速增长的红利期后,智能手机市场逐渐进入饱和阶段,增长动力日渐匮乏。不过,行业两大巨头苹果、三星相继“哑火”之际,国产智能手机近来却颇具可圈可点之处,甚至渐有赶超之势。国产智能手机为何能逆势发力呢?笔者认为大致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方面是瞄准“难点”,刻苦攻关。国产智能手机的最大软肋莫过于核心技术缺失,尤其是芯片掌握在高通等国外巨头手中,这使得企业从一开始就被人“卡脖子”。如小米就曾一度遭芯片供货严重不足困扰,导致新品迟迟无法推出,坐失市场良机。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华为公司从2004年就开始下大力气、花巨资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思麒麟芯片,并应用在自家的Mate7、P8等高端旗舰产品上。正是靠这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精神,华为迅速崛起,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
另一方面是增加“亮点”,推陈出新。在消费者越来越强调个性化的时代,厂商更需要拿出“工匠精神”,对产品精心设计、精雕细琢,用满满的诚意去打动消费者。
智能手机的引领者苹果以创新起家,今日国产智能手机要迎头赶上,唯有以不断创新,攻克“难点”、满足“痛点”、增强“亮点”,方能逆势进取、成就未来。(经济日报)
责编:ZB